潮汕车站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路线 | 第17-18页 |
| 第2章 现场深厚软土工程特性及处理措施 | 第18-23页 |
| ·软土的定义 | 第18页 |
| ·软土的成因和分类 | 第18-19页 |
| ·现场工程地质概况与软土分布 | 第19-21页 |
| ·工程处理措施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模型试验原理 | 第23-25页 |
| ·模型试验的相似要求 | 第23页 |
| ·相似原理 | 第23-24页 |
| ·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4章 物理模型试验过程 | 第25-50页 |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25-31页 |
| ·模型相似常数的推导 | 第25页 |
| ·模型参数及试验材料的确定 | 第25-28页 |
| ·模型的几何边界 | 第28页 |
| ·小结构试验 | 第28-31页 |
| ·模型制作及测试元器件布置 | 第31-39页 |
| ·模型槽的制作 | 第32-33页 |
| ·模型管桩的制作及电阻应变片的布置 | 第33-37页 |
| ·模型桩帽的制作 | 第37-38页 |
| ·模型土工格栅的制作及电阻应变片的布置 | 第38页 |
| ·沉降观测标的制作 | 第38-39页 |
| ·模型试验实施 | 第39-48页 |
| ·地基土层的铺设及模型管桩的布设 | 第39-43页 |
| ·模型桩帽、土压力盒、沉降观测标的布置 | 第43-45页 |
| ·褥垫层及模型土工格栅的铺设 | 第45页 |
| ·数据采集系统的布设 | 第45-46页 |
| ·加载及采集数据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5章 模型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50-57页 |
| ·模型试验数据整理 | 第50-51页 |
| ·数据分析 | 第51-55页 |
| ·桩身轴力分析 | 第51-52页 |
|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 第52页 |
| ·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第52-53页 |
| ·桩土沉降分析 | 第53-54页 |
| ·土工格栅变形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