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7-17页 |
·课题意义 | 第7-9页 |
·本课题的国内外动态 | 第9-16页 |
·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 | 第9-12页 |
·焊接热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3-14页 |
·目前研究的焦点和方向 | 第14-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有限元法与有限元软件 | 第17-29页 |
·有限元法 | 第17-21页 |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 | 第18页 |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18-19页 |
·典型分析步骤 | 第19-21页 |
·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1-24页 |
·有限元软件ANSYS 介绍 | 第24-29页 |
·ANSYS 的功能 | 第25页 |
·ANSYS 的特点 | 第25-26页 |
·软件的结构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焊接过程有限元理论 | 第29-41页 |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第29-30页 |
·焊接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第30-32页 |
·焊接温度场的分析理论 | 第32-38页 |
·焊接传热的基本形式 | 第32-33页 |
·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33-34页 |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的有限元分析 | 第34-37页 |
·网格划分和时间步长 | 第37页 |
·采用集中质量热容矩阵克服“跃阶”现象 | 第37-38页 |
·焊接热传导的解析方法 | 第38-41页 |
·表面堆焊时的焊接热传导解析式 | 第38-39页 |
·适用范围和临界值的判别 | 第39-41页 |
·接头形式与坡口的修正 | 第41页 |
第四章 焊接模拟仿真的计算模型 | 第41-49页 |
·热源模型 | 第42-45页 |
·Rosonthal 的解析模式 | 第42-43页 |
·高斯函数分布的热源模型 | 第43-44页 |
·半球状热源模型和椭球型热源模型 | 第44页 |
·双椭球型热源模型 | 第44-45页 |
·热源模型的选取 | 第45页 |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 第45-46页 |
·边界换热系数 | 第46-47页 |
·相变潜热 | 第47-48页 |
·高速移动热源的解析解 | 第48-49页 |
第五章 Q235 钢的焊接热循环模拟计算 | 第49-58页 |
·焊接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 第49-51页 |
·实验装置 | 第49-50页 |
·实验记录和结果 | 第50-51页 |
·焊接模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1-58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51-53页 |
·加载计算 | 第53-54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焊接热循环曲线及分析 | 第57-58页 |
第六章 16MNR 钢的焊接热循环模拟计算及组织预测 | 第58-68页 |
·焊接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测温设备 | 第58页 |
·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参数 | 第58-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焊接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0-64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60-61页 |
·加载计算及结果 | 第61-64页 |
·焊接热循环曲线及分析 | 第64页 |
·16MNR 焊缝组织预测 | 第64-68页 |
·主要焊接热循环参数 | 第65-66页 |
·焊接工艺参数及相应16MnR 焊缝组织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83页 |
附录一 | 第74-78页 |
ANSYS 模拟Q235 钢焊接相关程序 | 第74-78页 |
附录二 | 第78-82页 |
ANSYS 模拟16MNR 钢焊接相关程序 | 第78-82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
作者近期发表的其他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84页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