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 ·亲和色谱 | 第11-19页 |
| ·亲和配体 | 第11-14页 |
| ·配体的固载 | 第14-16页 |
| ·间隔臂 | 第16页 |
| ·基质 | 第16-19页 |
| ·中药的生物色谱分析 | 第19-21页 |
| ·概述 | 第19-20页 |
| ·生物色谱分析的进展 | 第20-21页 |
| ·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 | 第21-29页 |
| ·概述 | 第21-22页 |
| ·整体柱的制备和应用 | 第22-27页 |
| ·整体柱的特征 | 第27-29页 |
|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牛血清蛋白分子生物整体柱的制备 | 第31-52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 ·试剂、材料与设备 | 第32-33页 |
| ·试剂、材料的前处理 | 第33页 |
| ·牛血清蛋白分子生物整体柱的制备 | 第33-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52页 |
| ·总单体与总致孔剂比例的选择 | 第36-40页 |
| ·总致孔剂中各成分比例的选择 | 第40-48页 |
| ·蛋白固载方法的选择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牛血清蛋白分子生物整体柱对当归的分离 | 第52-59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 ·试剂与设备 | 第52页 |
| ·色谱条件对当归保留的影响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 ·牛血清蛋白分子生物整体柱对当归分离的色谱条件初筛选 | 第53页 |
| ·缓冲溶液浓度对当归保留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缓冲溶液pH值对当归保留的影响 | 第54页 |
| ·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对当归保留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柱温对当归保留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流速对当归保留的影响 | 第56页 |
| ·梯度洗脱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当归的分离分析 | 第59-67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 ·试剂与设备 | 第59-60页 |
| ·色谱条件 | 第60-61页 |
| ·样品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7页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当归的分离分析 | 第61-63页 |
| ·气质联用对当归的分离分析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82页 |
| 附录一 液相色谱图 | 第82-96页 |
| 附录二 质谱图 | 第96-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