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1-16页 |
| ·自然界的硫循环 | 第7-8页 |
|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 | 第8-11页 |
| ·烟气脱硫技术概述 | 第11-14页 |
| ·脱硫技术的分类 | 第11页 |
| ·烟气脱硫技术 | 第11-14页 |
| ·氨法脱硫副产品的应用 | 第14-16页 |
| 第2章 氨法深度氧化工艺系统 | 第16-27页 |
| ·传统氨法烟气净化工艺 | 第16-17页 |
| ·氨法脱硫历史回顾 | 第16页 |
| ·氨法脱硫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 ·典型氨法烟气脱硫工艺 | 第17-18页 |
| ·深度氧化法典型工艺 | 第18-20页 |
| ·深度氧化法的核心设备 | 第20-27页 |
| ·喷淋吸收系统 | 第20-22页 |
| ·塔板吸收系统 | 第22-24页 |
| ·除雾器系统 | 第24-26页 |
| ·塔釜吸收液系统 | 第26-27页 |
| 第3章 深度氧化法吸收系统传质研究 | 第27-45页 |
| ·SO_2 吸收化学反应及动力学 | 第27-28页 |
| ·喷淋吸收段气液传质研究 | 第28-36页 |
| ·吸收区高度设计讨论 | 第28-33页 |
| ·脱硫率与喷淋段高度关系 | 第33-36页 |
| ·单位体积总传质系数与脱硫率的关系 | 第36页 |
| ·斜孔塔板系统 | 第36-45页 |
| ·塔板上气液流动状况 | 第37-39页 |
| ·泡沫区气泡大小与孔速的关系 | 第39-42页 |
| ·泡沫区传质系数研究 | 第42-45页 |
| 第4章 深度氧化法示范工程运行试验 | 第45-70页 |
| ·项目背景 | 第45-46页 |
| ·示范工程工艺流程 | 第46-51页 |
| ·烟气调节系统 | 第47-48页 |
| ·吸收净化系统 | 第48-49页 |
| ·注氨系统 | 第49页 |
| ·结晶干燥系统 | 第49-50页 |
| ·自动控制系统 | 第50-51页 |
| ·系统工艺指标及运行工艺参数 | 第51-55页 |
| ·注氨当量 | 第51-52页 |
| ·吸收液成分 | 第52-54页 |
| ·吸收液浓度 | 第54-55页 |
| ·运行试验 | 第55-70页 |
| ·系统物料衡算 | 第55-58页 |
| ·吸收液浓度积累试验 | 第58-63页 |
| ·吸收液成分对SO_2 吸收的影响 | 第63-66页 |
| ·吸收系统除尘性能 | 第66-68页 |
| ·设备腐蚀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
| 声明 | 第73-7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