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拱桥涡致振动试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大跨拱桥的发展 | 第9页 |
| ·风对桥梁的作用 | 第9-10页 |
| ·桥梁风致振动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涡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桥梁风洞模型试验简介 | 第13-15页 |
| ·风环境的模拟 | 第14-15页 |
| ·桥梁结构的模拟 | 第15页 |
| ·大跨拱桥涡振响应研究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2 大气边界层内风特性 | 第17-22页 |
| ·概述 | 第17页 |
| ·平均风特性 | 第17-19页 |
| ·平均风速 | 第17页 |
| ·风速廓线 | 第17-18页 |
| ·平均风速的分布规律 | 第18-19页 |
| ·湍流特性 | 第19-21页 |
| ·湍流强度 | 第19-20页 |
| ·湍流积分尺度 | 第20页 |
| ·脉动风功率谱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钝体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22-30页 |
| ·边界层与分离 | 第22-23页 |
| ·旋涡脱落及尾流特性 | 第23-26页 |
| ·流体的粘性与惯性作用 | 第23页 |
| ·圆柱体的二维绕流现象 | 第23-25页 |
| ·旋涡再附着 | 第25-26页 |
| ·气动弹性现象 | 第26-29页 |
| ·“锁定”现象 | 第26-27页 |
| ·涡致振动特性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全桥气弹模型的设计制作 | 第30-45页 |
| ·相似准则 | 第30-32页 |
| ·量纲分析 | 第30-31页 |
| ·模型缩尺因子 | 第31-32页 |
| ·全桥气弹模型设计 | 第32-40页 |
| ·全桥气弹模型相似比取值 | 第32-34页 |
| ·主梁模型设计 | 第34页 |
| ·主拱模型设计 | 第34-36页 |
| ·Y 型刚构模型设计 | 第36-38页 |
| ·拉索及配重设计 | 第38-39页 |
| ·支座设计 | 第39页 |
| ·施工塔架模型设计 | 第39-40页 |
| ·实桥与模型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第40-44页 |
| ·概述 | 第40-41页 |
| ·求解方法的选择 | 第41页 |
| ·实桥与气弹模型振型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5 风洞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66页 |
| ·设计基本风速的确定 | 第45页 |
| ·试验基本概况 | 第45-46页 |
| ·风洞 | 第45-46页 |
| ·测试仪器 | 第46页 |
| ·风场模拟 | 第46-48页 |
| ·均匀流场 | 第46页 |
| ·湍流场 | 第46-48页 |
| ·模型动力特性测试 | 第48-49页 |
| ·试验数据采集 | 第49-50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65页 |
| ·试验结果 | 第50-61页 |
| ·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3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