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动态 | 第15-21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 第16-21页 |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提出 | 第16页 |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 第16-17页 |
·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第17-20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概述 | 第21-30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 第21-24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 | 第21-23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23-24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6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4-25页 |
·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的赋值 | 第2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概况 | 第30-40页 |
·大亚湾自然环境概况 | 第30-33页 |
·地理区位条件 | 第30页 |
·气候气象条件 | 第30-31页 |
·海域水文特征 | 第31-32页 |
·海岸带地形地貌 | 第32-33页 |
·海湾地质特征 | 第33页 |
·大亚湾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33-36页 |
·大亚湾区 | 第34-35页 |
·惠东县 | 第35页 |
·龙岗区 | 第35-36页 |
·大亚湾相关功能区划以及生态敏感目标概况 | 第36-40页 |
·功能区划概况 | 第36-37页 |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概况 | 第37-38页 |
·港口航道概况 | 第38页 |
·核电站和石化项目概况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大亚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第40-57页 |
·资料来源 | 第40-41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2页 |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第42-44页 |
·指标监测结果 | 第44-50页 |
·海水水质 | 第44-46页 |
·海洋沉积物 | 第46页 |
·群落结构 | 第46-49页 |
·叶绿素a 和初级生产力 | 第49-50页 |
·健康综合指数计算 | 第50-55页 |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第50-54页 |
·健康综合评价指数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结果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大亚湾海水养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第57-70页 |
·资料来源 | 第57-58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58-59页 |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第59-61页 |
·指标监测结果 | 第61-65页 |
·海水水质 | 第61-62页 |
·海洋沉积物 | 第62-63页 |
·群落结构 | 第63-64页 |
·叶绿素a 和初级生产力 | 第64-65页 |
·健康综合指数计算 | 第65-68页 |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第65-67页 |
·健康综合评价指数 | 第67-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0页 |
·结果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0页 |
第六章 大亚湾石化排污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第70-86页 |
·资料来源 | 第70-71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71-72页 |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第72-74页 |
·指标监测结果 | 第74-80页 |
·海水水质 | 第74-77页 |
·海洋沉积物 | 第77-78页 |
·饵料生物 | 第78-79页 |
·叶绿素a 和初级生产力 | 第79页 |
·海洋生物质量 | 第79-80页 |
·健康综合指数计算 | 第80-84页 |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第80-83页 |
·健康综合评价指数 | 第83-8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4-86页 |
·结果 | 第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86-91页 |
·总结 | 第86-87页 |
·讨论 | 第87-89页 |
·建议 | 第89-90页 |
·创新点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