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机械和设备论文--制冷设备论文--空调器论文

机房专用空调力博特FH290A的模拟仿真

第1章 绪论第1-11页
 1.1 引言第7页
 1.2 研究现状及内容分析第7-9页
  1.2.1 建模方法第7-8页
  1.2.2 部件模型第8-9页
 1.3 仿真算法第9页
  1.3.1 传统迭代算法第9页
  1.3.2 有限差分算法第9页
  1.3.3 N-R算法第9页
  1.3.4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第9页
 1.4 空调仿真的发展方向第9-11页
第2章 机房专用空调的系统结构及制冷原理第11-16页
 2.1 机房专用空调的系统结构、第11页
 2.2 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1-15页
  2.2.1 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第12-14页
  2.2.2 压缩机输入功第14-15页
  2.2.3 压力-比焓图第15页
 2.3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3章 制冷剂R22的热力性质及计算第16-23页
 3.1 制冷工质的热力学性质及使用要求第16-17页
  3.1.1 热力学性质要求第16页
  3.1.2 物理、化学性质及要求第16-17页
 3.2 制冷剂热力性质的计算方法第17-22页
  3.2.1 图表法第17-18页
  3.2.2 状态方程法第18-20页
  3.2.3 拟合关联式法第20-22页
 3.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4章 制冷空调压缩机的模型构建第23-37页
 4.1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循环第23-24页
  4.1.1 往复式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第23-24页
  4.1.2 压缩机消耗的理论功率第24页
 4.2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第24-27页
  4.2.1 实际输气量第24-25页
  4.2.2 容积效率第25页
  4.2.3 制冷量第25页
  4.2.4 排热量第25-26页
  4.2.5 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第26页
  4.2.6 轴功率、轴效率和机械效率第26-27页
  4.2.7 电功率和电效率第27页
  4.2.8 性能系数第27页
 4.3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运行特性第27-36页
  4.3.1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第27-28页
  4.3.2 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热力性能第28-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制冷空调热力膨胀阀的模型构建第37-42页
 5.1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7页
 5.2 热力膨胀阀的工作性能分析第37-38页
 5.3 热力膨胀阀的容量第38-39页
 5.4 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系统稳定特性第39-41页
 5.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6章 强制通风式冷凝器的模型构建第42-49页
 6.1 冷凝器相关参数的计算第42-43页
  6.1.1 传热表面的内外污垢系数第42页
  6.1.2 冷却介质的流速第42页
  6.1.3 冷却介质的温升第42页
  6.1.4 冷凝负荷系数第42-43页
 6.2 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参数计算第43-48页
  6.2.1 表面传热系数及翅片节簇的翅片效率和表面效率的计算第43-45页
  6.2.2 氟利昂在管内的凝结传热系数的计算第45页
  6.2.3 空冷式冷凝器的传热方程第45-46页
  6.2.4 空冷式冷凝器整体结构尺寸的确定第46-47页
  6.2.5 空冷式冷凝器的空气侧阻力及风机参数计算第47-48页
 6.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7章 蒸发器的模型构建第49-53页
 7.1 蒸发器的作用和工作过程第49页
 7.2 制冷剂在水平管内的沸腾换热第49-51页
  7.2.1 制冷剂在管内的单相受迫对流换热第50页
  7.2.2 纯制冷剂在管内的沸腾换热第50-51页
 7.3 润滑油对管内沸腾换热的影响第51页
 7.4 表面式蒸发器的空气侧换热第51-52页
 7.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8章 空调制冷装置系统仿真第53-59页
 8.1 部件模型第53页
 8.2 仿真算法第53-57页
  8.2.1 系统仿真模型第54页
  8.2.2 迭代判据的确定第54-55页
  8.2.3 迭代变量的选择第55-56页
  8.2.4 系统稳态仿真算法流程第56-57页
 8.3 空调运行数据测量第57页
 8.4 空调运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第57-58页
 8.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ast TCP拥塞控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小波神经网络谐波检测方法与有源滤波器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