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爆破参数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4页 |
| ·井下回采爆破破岩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技术评述 | 第12-13页 |
| ·爆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扇形孔爆破破岩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15-24页 |
| ·岩石破碎理论 | 第15-17页 |
| ·冲击波反射拉伸破坏理论 | 第15页 |
| ·爆炸气体膨胀压破坏理论 | 第15-16页 |
| ·两种岩石破碎理论的综合与发展 | 第16页 |
| ·现代爆破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6-17页 |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炮孔爆破破岩机理 | 第17-22页 |
| ·冲击波对岩体的破碎机理 | 第17-19页 |
| ·应力波对岩体的破碎机理 | 第19页 |
| ·爆生气体破岩机理 | 第19-20页 |
| ·孔间微差的爆破机理 | 第20-21页 |
| ·反向起爆破碎岩石机理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扇形孔爆破应力波场计算 | 第24-33页 |
| ·柱状药包爆破应力波特征 | 第24-25页 |
| ·岩石有效损伤与破碎吸引面 | 第25页 |
|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准则 | 第25-27页 |
| ·冲击波作用下压碎圈半径计算 | 第27-28页 |
| ·应力波作用下裂隙圈半径计算 | 第28-29页 |
| ·爆生气体作用下裂隙圈半径的确定 | 第29-31页 |
| ·金山店矿山的应用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回采爆破参数优化设计 | 第33-48页 |
| ·概述 | 第33页 |
| ·井下中深孔爆破设计的主要步骤 | 第33-34页 |
| ·回采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 第34-47页 |
| ·炮孔布置形式 | 第34页 |
| ·最小抵抗线 | 第34页 |
| ·孔间距 | 第34-37页 |
| ·崩矿步距的确定 | 第37-39页 |
| ·单位炸药消耗量 | 第39页 |
| ·装药与填塞长度 | 第39-41页 |
| ·绘制排面炮孔图 | 第41-44页 |
| ·微差时间与起爆网络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扇形孔爆破数值模拟 | 第48-68页 |
| ·数值模拟中的有限元法 | 第48-49页 |
| ·爆破模拟软件 | 第49-50页 |
| ·ANSYS/LS—DYNA 基本求解过程 | 第50-51页 |
| ·ANSYSLS—DYNA 程序算法基础 | 第51-53页 |
| ·控制方程 | 第51-52页 |
| ·动量方程 | 第52页 |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52页 |
| ·能量方程 | 第52页 |
| ·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 ·爆破数值计算的几个重要问题 | 第53-54页 |
| ·接触碰撞界面条件 | 第53-54页 |
| ·透射边界 | 第54页 |
| ·数值模拟材料模型 | 第54-56页 |
| ·各向同性弹塑性材料 | 第54-55页 |
| ·岩石材料的屈服条件 | 第55-56页 |
| ·矿岩计算模型介绍 | 第56页 |
| ·炸药材料计算模型介绍 | 第56页 |
| ·扇形孔爆破数值模拟 | 第56-61页 |
| ·计算模型 | 第56-57页 |
| ·矿岩本构关系和参数的选择 | 第57-58页 |
| ·计算和分析 | 第58-61页 |
| ·孔底距数值研究 | 第61-64页 |
| ·计算模型 | 第61-62页 |
|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62-64页 |
| ·抵抗线数值研究 | 第64-67页 |
| ·计算模型 | 第64-65页 |
|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物理模型模拟实验 | 第68-74页 |
| ·实验目的和方法 | 第68页 |
| ·模拟实验的可行性 | 第68-69页 |
| ·模型实验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总结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