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的研究的背景 | 第9-13页 |
1.1.1 高密度纳米孔玻璃载体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国内外的关于高密度纳米玻璃载体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3 高密度纳米孔玻璃载体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1.2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多孔玻璃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2.2 多孔玻璃的性质与应用 | 第14-15页 |
2.3 多孔玻璃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3.1 玻璃成分 | 第16页 |
2.3.2 分相热处理 | 第16-17页 |
2.3.3 酸处理 | 第17-18页 |
2.3.4 干燥脱水 | 第18页 |
2.4 多孔玻璃的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4.1 多孔玻璃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2.4.2 Na_2O-B_2O_3-SiO_2系统多孔玻璃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2.4.2.1 溶胶-凝胶法 | 第22-23页 |
2.4.2.2 粉末烧结法(即发泡法) | 第23页 |
2.4.2.3 填充法 | 第23页 |
2.4.2.4 有机泡沫浸渍法 | 第23-24页 |
2.4.2.5 热分相法(酸浸析法) | 第24页 |
2.5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4-26页 |
第3章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的制备及测试 | 第26-31页 |
3.1 实验工艺流程图 | 第26页 |
3.2 样品的制备 | 第26-28页 |
3.2.1 母体玻璃组分的选择 | 第26-27页 |
3.2.2 母体玻璃的制备 | 第27-28页 |
3.3 分相热处理 | 第28页 |
3.4 酸浸析处理 | 第28页 |
3.4.1 预处理 | 第28页 |
3.4.2 酸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3.4.3 酸浸析 | 第28页 |
3.5 样品的清洗及干燥 | 第28-29页 |
3.6 样品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3.6.1 差热分析(DTA)测试 | 第29页 |
3.6.2 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X-ray diffraction in qualitative) | 第29页 |
3.6.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第29页 |
3.6.4 BET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实验方案的优化设计 | 第31-39页 |
4.1 热处理制度的选择 | 第31-32页 |
4.2 正交设计方法 | 第32-38页 |
4.2.1 样品的制备 | 第34页 |
4.2.2 测试的结果 | 第34-38页 |
4.2.2.1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的表面形貌 | 第34-36页 |
4.2.2.2 孔径分布正交设计分析 | 第36-37页 |
4.2.2.3 比表面积正交设计分析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9-56页 |
5.1 组分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39-44页 |
5.1.1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组分选择 | 第39-40页 |
5.1.2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制备 | 第40-41页 |
5.1.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5.1.3.1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 SEM和 BET结果 | 第41-43页 |
5.1.3.2 影响孔径分布的因素 | 第43-44页 |
5.1.3.3 影响比表面积的因素 | 第44页 |
5.1.3.4 影响孔容的因素 | 第44页 |
5.2 工艺条件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44-51页 |
5.2.1 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44-46页 |
5.2.2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样品的制备 | 第46页 |
5.2.3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46-48页 |
5.2.4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的 XRD分析 | 第48页 |
5.2.5 工艺条件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5.1 热处理温度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48页 |
5.2.5.2 热处理时间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5.3 酸处理浓度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49页 |
5.2.5.4 酸处理时间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49页 |
5.2.6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的正交分析 | 第49-51页 |
5.3 添加剂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51-54页 |
5.3.1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的制备 | 第51页 |
5.3.2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5.3.2.1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的表面形貌及孔径分布 | 第51-53页 |
5.3.2.2 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的孔径分布 | 第53页 |
5.3.2.3 组分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影响 | 第53-54页 |
5.3.2.4 热处理温度对孔径可控纳米多孔玻璃粉性质的影响 | 第54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后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