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第1-16页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2.研究动态第11-16页
   ·微肥对作物影响的研究动态第11-12页
   ·稀土对作物影响的研究动态第12-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1.试验材料第16页
 2.试验设计第16-17页
 3.主要测定内容和方法第17-22页
   ·苗期形态指标的调查第17页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第17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7-18页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18-19页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19页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第19-20页
   ·植株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产量性状测定第21-2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2-44页
 1.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的形态效应第22-27页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株高的影响第22-23页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叶片数的影响第23页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影响第23-26页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单株干物重的影响第26-27页
 2.微肥和稀土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特性第27-40页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的生理特性第27-34页
   ·微肥和稀土对玉米中、后期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4-40页
 3.微肥和稀土对玉米中、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0-41页
 4.微肥和稀土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第41-44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4-48页
 1.微肥和稀土对玉米苗期的形态效应第44-45页
 2.微肥和稀土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效应第45-46页
 3.微肥和稀土对玉米中、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6-47页
 4.微肥和稀土对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代数上复杂度为2的Koszul模
下一篇: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孕晚期胎盘组织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