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徐克电影中侠客形象的变迁 | 第11-21页 |
第一节 侠文化与武侠电影的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一何为“侠” | 第11-13页 |
二武侠电影的界说 | 第13-14页 |
三武侠电影的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徐克电影侠客形象的发展 | 第16-21页 |
第二章 徐克电影中侠客“尴尬”处境的营造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大全景”:“乱世背景”的设置与运用——让侠客在乱世的躁动不安中感受种种困惑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场景”:“看”与“被看”的情境设置——侠客尴尬处境展示的主要方法 | 第22-25页 |
第三节 “近特写”:“行侠—离去”的故事情节与圆形回归模式——侠客“宿命”的展现与揭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徐克电影中侠客形象的特点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徐克武侠电影总体风格特色:改装传统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徐克“改装侠客”的总体定位:“尴尬的中间人” | 第29-38页 |
1. 尴尬处境之一:替天行道,吾谁与归? | 第29-33页 |
2. 尴尬处境之二:事与愿违,我之过? | 第33-34页 |
3. 尴尬处境之三:生存乎,行侠乎? | 第34-36页 |
4. 其他方面 | 第36-38页 |
第三节徐克电影中侠客形象的基本特征:执著与无奈 | 第38-41页 |
(代结语)侠客的尴尬处境与人类的“中间物”属性——从具体的“历史中间物”,到抽象的“存在中间物”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