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试论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行政信息公开的基本理论第12-20页
 一、行政信息公开的概念辨析第12-13页
 二、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第13-20页
  (一) 法理基础第13-14页
  (二) 实现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第14-15页
  (三) 落实公众的知情权,提高公众的参与第15-17页
  (四) 合理配置信息政府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第17页
  (五) 监督行政权力运行,防止腐败产生第17-18页
  (六) 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在需要,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第18-20页
第二章 国外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比较研究第20-35页
 一、知情权制度比较研究第20-21页
  (一) 国际人权法律文件对知情权的确认第20-21页
  (二) 外国宪法对知情权的确认第21页
 二、国外行政信息公开的立法实践第21-24页
  (一) 瑞典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实践第21-22页
  (二) 美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实践第22-23页
  (三) 英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实践第23-24页
  (四) 日本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实践第24页
 三、行政信息公开立法路径比较第24-25页
  (一) 地方推动中央立法第24页
  (二) 政党竞选推动立法第24-25页
  (三) 非政府组织推动立法第25页
 四、行政信息公开的范围比较第25-28页
  (一) 行政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第25页
  (二) 关于例外行政信息(免于公开的行政信息)的规定第25-28页
 五、行政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的比较第28-29页
 六、行政信息公开的程序比较第29-30页
  (一) 主动公开行政信息第29页
  (二) 依申请公开行政信息第29-30页
 七、救济制度比较第30-33页
  (一) 独立咨询机构的意见在认定争议事项上的重要作用第30-31页
  (二) 解决争议途径的多样化第31页
  (三) 独立裁判机构在解决信息公开争议中的优势第31-32页
  (四) 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救济给予充分重视第32页
  (五) 不公开单方审理原则是各国信息公开法的通例第32页
  (六) 穷尽行政内救济是解决信息公开争议的普遍做法第32页
  (七) 普遍实行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并对管辖、审理方式等作出特别规定第32-33页
 八、监督及保障措施比较第33-35页
  (一) 对信息公开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第33-34页
  (二) 规定行政机关负有提供便利条件的义务第34页
  (三) 对行政机关有效管理政府信息的要求第34-35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的实证分析第35-44页
 一、我国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第35-37页
  (一) 行政信息公开的实践探索第35-37页
  (二) 行政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历程第37页
 二、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一) 行政信息公开的程序单一、公开的范围狭窄第37-39页
  (二)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不健全第39-40页
  (三) 对行政机关不公开信息的行为缺乏相关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制度第40页
  (四) 基础工作的薄弱及其对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的制约第40-41页
 三、基本成因分析第41-44页
  (一) 专制的人治观念第41-42页
  (二) 现行的行政体制第42页
  (三) 行政信息公开规定的非规范性第42-43页
  (四) 行政信息公开的内容由行政机关自由裁量,不受司法审查第43-44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44-57页
 一、明确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于对知情权的落实和保障第44-45页
  (一) 我国知情权的宪法基础第44-45页
  (二) 知情权的实现,要求行政机关负有公开行政信息的义务第45页
 二、行政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第45-47页
  (一) 公开原则第45页
  (二) 平衡原则第45-46页
  (三) 及时原则第46页
  (四) 免费原则第46-47页
  (五) 自由使用原则第47页
  (六) 救济原则第47页
 三、行政信息公开具体制度构建第47-57页
  (一) 坚持先地方后中央的渐进式立法进路、构建和谐统一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第48页
  (二) 明确行政信息公开适用的主体第48-49页
   1、权利主体第49页
   2、义务主体第49页
  (三) 界定行政信息公开的范围第49-51页
  (四) 规范行政信息公开的程序第51-52页
   1、主动公开程序应注意的问题第51-52页
   2、依申请公开程序应注意的问题第52页
   3、第三人提出意见第52页
  (五) 借鉴外国经验,完善救济制度第52-55页
   1、关于行政信息公开争议的简要分析第52-53页
   2、关于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思考第53-55页
  (六) 健全行政公开的监督和保障措施第55-57页
   1、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信息公开活动的监督第55-56页
   2、建立健全行政机关专门信息机构,加强和规范行政信息资源管理第56页
   3、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提供充分财政保障第56-57页
余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78-2003年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演进过程分析
下一篇:复合锰及铈组分的镧系六铝酸盐甲烷高温燃烧催化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