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虚拟仪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第6-19页 |
| ·虚拟仪器 | 第6-13页 |
| ·虚拟仪器技术的由来 | 第6-7页 |
| ·虚拟仪器定义 | 第7-8页 |
| ·虚拟仪器的发展前景 | 第8页 |
| ·虚拟仪器技术的优点 | 第8-9页 |
| ·虚拟仪器的硬件系统 | 第9-11页 |
| ·计算机系统 | 第10页 |
| ·接口硬件设备 | 第10-11页 |
| ·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 | 第11-13页 |
| ·VISA库 | 第12页 |
| ·仪器驱动程序 | 第12页 |
| ·应用软件 | 第12-13页 |
| ·应用软件解决方案 | 第13-16页 |
| ·Visual C++环境下的虚拟仪器软件设计 | 第13页 |
| ·Visual Basic环境下的虚拟仪器软件设计 | 第13-14页 |
| ·基于ActiveX控件的虚拟仪器开发 | 第14页 |
| ·LabWindows/CVI下的虚拟仪器开发 | 第14-15页 |
| ·基于G语言的虚拟仪器软件设计 | 第15-16页 |
| ·LabVIEW简介 | 第16页 |
| ·VI程序简介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基于LabVIEW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 | 第19-38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9-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方案制定 | 第20-23页 |
| ·虚拟仪器的实现 | 第23-32页 |
| ·硬件系统 | 第23-25页 |
| ·PCI-6024E数据采集卡 | 第23-24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24-25页 |
| ·软件编程 | 第25-32页 |
| ·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 | 第25-27页 |
| ·虚拟双通道示波器 | 第27-29页 |
| ·虚拟毫伏表 | 第29-30页 |
| ·计数器 | 第30-31页 |
| ·数字I/O | 第31-32页 |
| ·实验管理系统 | 第32-36页 |
| ·实验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32-35页 |
| ·实验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安装 | 第35-36页 |
| ·基于虚拟仪器的管理系统的优点 | 第36页 |
| ·实验管理系统的使用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实验管理系统的发展 | 第38-57页 |
| ·实验管理系统可扩展的空间 | 第38页 |
| ·虚拟实验室的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 ·虚拟网络实验室的实现 | 第40-49页 |
| ·LabVIEW中的网络技术 | 第40-42页 |
| ·TCP/IP或UDP协议通信 | 第40-41页 |
| ·DataSocket (DS)技术 | 第41-42页 |
| ·VI Server | 第42页 |
| ·Web服务器 | 第42页 |
| ·两层C/S结构 | 第42-43页 |
| ·三层C/S结构 | 第43-48页 |
| ·方案比较 | 第48-49页 |
| ·远程控制虚拟网络实验室 | 第49-57页 |
| ·常规网络通讯技术 | 第49-53页 |
| ·基于Socket方式 | 第49-50页 |
| ·基于Web的通讯方式 | 第50-51页 |
| ·基于分布式组件的通讯方式 | 第51-53页 |
| ·三种方式的简单比较 | 第53页 |
| ·服务器端的开发 | 第53-54页 |
| ·客户端的开发 | 第54-55页 |
| ·控制端的开发 | 第55页 |
| ·数据存储 | 第55页 |
| ·客户端/服务器通讯模式 | 第55页 |
| ·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5-57页 |
| ·自定义协议 | 第55-56页 |
| ·同步实验问题 | 第56页 |
| ·安全性考虑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小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