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切入点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结构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P2P网络 | 第14-24页 |
·P2P网络介绍 | 第14-15页 |
·P2P与C/S区别 | 第15-16页 |
·P2P网络的演进 | 第16-18页 |
·P2P网络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实际应用 | 第18-20页 |
·P2P代表性的成熟研发产品 | 第20-21页 |
·P2P网络中信任管理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 第21-22页 |
·P2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信任管理及其应用 | 第24-33页 |
·信任管理介绍 | 第24-29页 |
·信任及信任管理定义 | 第24页 |
·本文信任管理模型中的相关定义 | 第24-25页 |
·信任管理系统 | 第25-26页 |
·信任关系 | 第26-28页 |
·信任评估 | 第28-29页 |
·信任评估的方法 | 第29页 |
·信任管理模型研究 | 第29-31页 |
·基于信誉系统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29-30页 |
·基于凭证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0页 |
·基于蚁群算法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0-31页 |
·基于模糊数学的集合论/聚类分析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1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P2P网络中考虑交易时间间隔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3-44页 |
·基于声誉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3-34页 |
·基于声誉的信任管理模型的由来 | 第33-34页 |
·FIRE信任管理模型 | 第34页 |
·考虑时间因素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4-35页 |
·考虑交易时间间隔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5-36页 |
·信任值的计算 | 第36-40页 |
·直接信任值计算 | 第37-38页 |
·推荐信任值计算 | 第38-40页 |
·信任值更新 | 第40-41页 |
·直接信任值更新 | 第40页 |
·推荐信任值更新 | 第40页 |
·信任值更新 | 第40-41页 |
·模型初始化 | 第41页 |
·模型的优点及待改进的地方 | 第41页 |
·实验仿真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P2P网络中恶意节点识别研究 | 第44-52页 |
·恶意节点特征 | 第44-50页 |
·恶意节点的再包装 | 第44-45页 |
·"搭便车"行为大量存在 | 第45-46页 |
·欺诈行为 | 第46-48页 |
·超级节点的负载问题 | 第48-50页 |
·恶意节点的识别技术 | 第50-51页 |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恶意节点识别技术 | 第50页 |
·基于策略语言的恶意节点识别技术 | 第50-51页 |
·基于入侵检测的恶意节点识别技术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科研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