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家郊野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国外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发展动态 | 第8页 |
·国内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发展动态 | 第8-9页 |
·郊野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的内涵 | 第10-12页 |
·郊野公园 | 第10页 |
·植物群落 | 第10页 |
·植物配置 | 第10-11页 |
·游憩 | 第11-12页 |
2.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概况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5-21页 |
·物种组成分析 | 第15-18页 |
·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种类的比例 | 第18-19页 |
·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 | 第19页 |
·乡土和外来物种 | 第19-21页 |
4.典型植物群落配置与游憩功能分析 | 第21-35页 |
·健身运动区 | 第22-24页 |
·物种组成分析 | 第22页 |
·植物配置分析 | 第22-23页 |
·游憩功能分析 | 第23-24页 |
·儿童活动区 | 第24-26页 |
·物种组成分析 | 第24页 |
·植物配置分析 | 第24-26页 |
·游憩功能分析 | 第26页 |
·文化娱乐区 | 第26-29页 |
·物种组成分析 | 第26-27页 |
·植物配置分析 | 第27-28页 |
·游憩功能分析 | 第28-29页 |
·科普训练区 | 第29-31页 |
·物种组成分析 | 第29-30页 |
·植物配置分析 | 第30-31页 |
·游憩功能分析 | 第31页 |
·入口区 | 第31-33页 |
·物种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植物配置分析 | 第32-33页 |
·游憩功能分析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5.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35-39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市民对公园植物配置的意见和建议 | 第38-39页 |
6.八家郊野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第39-4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偏种现象严重,乔术株数和观果植物数量少 | 第39页 |
·植物选择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 第39页 |
·植物景观缺乏文化内涵,缺少特色 | 第39-40页 |
·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 第40页 |
·优化改进策略 | 第40-43页 |
·丰富公园的植物种类 | 第40页 |
·坚持适地适种的配置原则 | 第40-41页 |
·科学规划植物景观与游憩空间的关系 | 第41页 |
·注重植物景观与地方文化的衔接 | 第41页 |
·强调公众在公园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参与性 | 第41-42页 |
·加强养护管理 | 第42-43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8-49页 |
导师简介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