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管件液压成形概述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与应用情况 | 第11-12页 |
1.3 管件液压成形的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1.4 工艺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5-16页 |
1.5.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5.2 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1.6 研究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2 三通管液压成形工艺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25页 |
2.1 三通管件成形工艺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挤压复合式成形 | 第17-18页 |
2.1.2 挤胀分离式成形 | 第18页 |
2.1.3 液压成形 | 第18-19页 |
2.2 三通管液压成形过程 | 第19-20页 |
2.3 影响管件液压成形的主要因素 | 第20-21页 |
2.4 管坯的成形性能研究 | 第21-25页 |
2.4.1 材料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2.4.2 静水压力的影响 | 第23-25页 |
3 有限元理论基础及有限元模拟仿真软件 | 第25-32页 |
3.1 金属塑性成形的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3.2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3.2.1 有限元算法 | 第26-27页 |
3.2.2 本构方程与屈服准则 | 第27-29页 |
3.3 有限元模拟仿真软件 | 第29-32页 |
3.3.1 板料成形专用有限元模拟仿真软件DYNAFORM | 第29-30页 |
3.3.2 有限元模拟仿真软件DYNAFORM的主要特点 | 第30页 |
3.3.3 有限元模拟仿真软件DYNAFORM的主要功能 | 第30-32页 |
4 三通管液压成形过程模拟分析 | 第32-50页 |
4.1 三通管液压成形分析方法 | 第32页 |
4.2 三通管有限元模型 | 第32-34页 |
4.2.1 几何模型 | 第32-33页 |
4.2.2 材料模型 | 第33-34页 |
4.2.3 边界条件 | 第34页 |
4.3 成形力对三通管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 | 第34-43页 |
4.3.1成形力对三通管成形的作用 | 第34-35页 |
4.3.2 挤压冲头的速度 | 第35-36页 |
4.3.3 平衡力与内压力的加载关系 | 第36-42页 |
4.3.4 成形力小结 | 第42-43页 |
4.4 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规律 | 第43-49页 |
4.4.1 圆角半径 | 第43-44页 |
4.4.2 摩擦系数 | 第44页 |
4.4.3 材料 | 第44-47页 |
4.4.4 管坯长径比与支管长径比关系 | 第47-49页 |
4.4.5 工艺参数模拟分析小结 | 第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5 三通管液压成形装置设计 | 第50-61页 |
5.1 概述 | 第50页 |
5.2 内高压液压技术 | 第50-57页 |
5.2.1 高液压技术的特点 | 第50-51页 |
5.2.2 内高压液压源 | 第51-55页 |
5.2.3 高液压工艺 | 第55-57页 |
5.3 液压控制系统 | 第57-58页 |
5.4 三通管液压成形模具装置 | 第58-60页 |
5.5 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