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环境理论论文

与自然对话--对当代建筑设计中有机形态的分析

0 绪论第1-19页
   ·有关理论综述第7-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8页
   ·本文的框架结构第18-19页
第一章 回顾性的分析第19-31页
   ·赖特的观念与方法——崇尚自然的建筑观第19-22页
   ·困境——东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第22-28页
   ·当代建筑有机形态的符号性第28-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二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读——尚自然与崇礼制第31-42页
   ·宇宙.建筑——“方”“圆”之说第31-32页
   ·“诗意的栖居”:道与柔曲第32-33页
   ·生殖崇拜与祥瑞之气第33-36页
   ·风水说与自然图式第36-38页
   ·精神意象的诠释第38-39页
   ·客家圆寨的分析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与西方建筑有机形态的多义性比较第42-51页
   ·对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第42-46页
   ·自然主义与风景如画——浪漫派的谬误第46-47页
   ·人文主义的价值第47-48页
   ·“加泰罗尼亚学派”与有机功能主义第48-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当代建筑有机形态的审美变异及其哲学倾向第51-68页
   ·当代建筑思想及其边缘性第51-56页
   ·“白贲”美学与新现代主义第56-58页
   ·生态建筑价值取向及其趋势第58-62页
   ·信息技术瓶颈的突破第62-65页
   ·多元重构——打造环境新秩序第65-66页
   ·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方”“曲”共奏——走向有生命的建筑第68-76页
   ·“方盒子”并没有死去第68-70页
   ·“柔曲”是洒向新生命的兴奋剂第70-73页
   ·当代正在发展中的有机形态的文化意义第73-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语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gbM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及抗虫棉GK12中外源基因整合的初步分析
下一篇: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