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法与伦理的辨证关系 | 第8-15页 |
(一) 法与伦理的关系 | 第8-12页 |
(二) 伦理对法的优先性 | 第12-13页 |
(三) 法与伦理的时代变迁性 | 第13-15页 |
二、 刑法伦理化的本源 | 第15-22页 |
(一) 刑法伦理化的语义分析 | 第15-16页 |
(二) 刑法伦理化的历史渊源 | 第16-17页 |
(三) 刑法伦理化的社会基础 | 第17-20页 |
(四) 刑法伦理化的人性基础 | 第20-22页 |
三、 伦理刑法化与刑法伦理化 | 第22-25页 |
(一) 伦理刑法化:从伦理到法律的演进 | 第22-24页 |
(二) 刑法伦理化: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法治 | 第24-25页 |
四、 刑法伦理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冲突与制衡 | 第25-30页 |
(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蕴涵 | 第25-26页 |
(二) 刑法伦理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冲突 | 第26-27页 |
(三) 刑法伦理化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制衡 | 第27-30页 |
五、 刑法伦理化与当今刑法改革趋势的暗合 | 第30-31页 |
六、 刑法伦理化与“见危不救”罪 | 第31-35页 |
七、 刑法伦理化与“亲亲相隐”制度 | 第35-46页 |
(一) “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嬗变 | 第35-36页 |
(二) “亲亲相隐”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 第36-37页 |
(三) “亲亲相隐”制度的价值合理性分析 | 第37-40页 |
(四) “亲亲相隐”制度合理性的现代观照 | 第40-41页 |
(五) 我国现行刑法立法的相关缺陷及反思 | 第41-44页 |
(六) 刑法伦理化制度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容隐权制度之构建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书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