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其他市政工程及公用设备论文--消防论文

消防给水系统实用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前言第11-13页
2 城市消防供水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第13-21页
   ·城市消防给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15页
   ·对城市消防给水对策的探讨第15-17页
   ·对城市室外消火栓的管理第17-21页
     ·室外消火栓选型第18页
     ·室外消火栓安装设计第18-19页
     ·室外消火栓的管理第19-21页
3 城市常规火灾灭火能力定量估算初探第21-28页
   ·城市常规火灾灭火能力问题的提出第21页
   ·定量研究城市消防部队常规火灾灭火能力的意义第21页
     ·便于发现城市消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第21页
     ·便于城市之间灭火能力的比较第21页
   ·计算单位时间出水强度必须统一并考虑到可变因素第21-22页
   ·计算城市灭火能力Q涉及的若干要素的选择与计算方法第22-23页
     ·20min到达火场力量的确定第22页
     ·城市管网供水能力的确定第22-23页
     ·灭火主战车辆的确定第23页
   ·计算实例第23-27页
   ·结论第27-28页
4 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概述第28-31页
   ·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概述第28页
   ·区域消防给水系统分类第28-31页
     ·区域集中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第29-30页
     ·区域集中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第30页
     ·区域集中稳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第30-31页
5 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探讨第31-37页
   ·工程概况第31-32页
   ·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主要设计构思第32-35页
   ·两种设计方案的简单对比第35页
   ·结论第35-37页
6 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第37-40页
   ·消防水箱设置第37-38页
   ·水泵接合器设置第38页
   ·各建筑单体内消火栓用水量、水压的匹配第38页
   ·防超压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7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方式的类型及选择第40-50页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第40-41页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方式的类型及选择第41-47页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给水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第41-43页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第43-45页
     ·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第45-47页
   ·浅议专用高位消防水箱弊病第47-49页
     ·专用高位消防水箱的产生第47页
     ·专用高位消防水箱的弊病第47页
     ·对《建水规》3.2.8条规定的探讨与建议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8 恒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探讨第50-61页
   ·恒压消防给水系统工程实例第52-55页
     ·工程概况第52页
     ·原设计消防给水系统简介第52页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案第52-53页
     ·系统竖向分区和给水方式第53页
     ·消防给水设备第53-54页
     ·恒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第54-55页
   ·高层建筑生活、消防共用水泵给水系统设计探讨第55-57页
     ·工程概况第55页
     ·不设专用消防泵(生活、消防共用水泵)的恒压给水方式的确定第55页
     ·生活、消防共用泵的选用第55-56页
     ·生活和消防水池吸水管的设置方式第56页
     ·竖向分区和消防给水方式第56-57页
     ·高层建筑生活、消防共用水泵给水系统的特点第57页
   ·高层建筑无水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探讨第57-60页
     ·工程概况第57-58页
     ·系统设计流量第58页
     ·无水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案的确定第58-59页
     ·水箱设置和系统的竖向分区第59页
     ·常高压和临时高压相结合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59页
     ·无水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屋顶水箱的贮水时间第59-60页
     ·无水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特点第60页
   ·结论第60-61页
9 竖向串联水箱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的应用第61-66页
   ·竖向串联水箱的产生第61页
   ·竖向串联水箱在冷热水给水系统中的应用第61-62页
   ·竖向串联水箱在常高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应用第62-65页
     ·工程概况第62页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案的确定第62-65页
   ·结论第65-66页
10 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三峡库区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下一篇:设置隔离层的水泥砼路面新结构实验研究及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