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贫富差距研究:在社会转型视野中的解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文献综述第7-12页
引言第12页
一、中国贫富差距基本状况的分析第12-22页
 (一) 中国目前贫富差距的表现程度第12-14页
  1.贫富分化、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概念区分第12-13页
  2.对中国目前贫富差距程度的多种评估第13页
  3.对中国目前贫富差距程度的基本定位第13-14页
 (二) 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特点第14-16页
  1.贫富差距的扩大化第14页
  2.贫富差距的阶层化第14-15页
  3.贫富差距的群体化第15页
  4.贫富差距的两端化第15-16页
  5.贫富差距的政治化第16页
 (三) 贫富差距扩大的危害性影响第16-20页
  1.贫富差距扩大损害了经济的协调发展第17-18页
  2.贫富差距扩大损害了政治的平等参与第18页
  3.贫富差距扩大损害了文化的融合共享第18-19页
  4.贫富差距扩大损害了社会心理的和谐第19页
  5.贫富差距扩大损害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第19-20页
 (四) 对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基本评析第20-22页
  1.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而且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必然,而非偶然第20页
  2.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就是贫富两极分化第20-21页
  3.贫富差距问题不等于贫富差距危机,贫富差距扩大不等于必然社会崩溃第21页
  4.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但是,发展从来都不可能自动解决问题,社会和政府必须有所作为第21-22页
二、社会转型的启动与贫富差距的产生第22-37页
 (一) 社会转型与贫富差距的成因第22-23页
  1.社会转型与中国的社会转型第22-23页
  2.社会转型是中国产生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第23页
 (二) 经济转型与贫富差距第23-28页
  1.贫富差距的所有制因素第23-25页
  2.贫富差距的收入分配制度因素第25-26页
  3.贫富差距的经济体制因素第26-27页
  4.贫富差距的经济结构因素第27-28页
 (三) 政治转型与贫富差距第28-30页
  1.贫富差距的政治体制因素第29页
  2.贫富差距的政治权力因素第29-30页
  3.贫富差距的社会政策因素第30页
 (四) 文化转型与贫富差距第30-32页
  1.贫富差距的文化舆论因素第30-31页
  2.贫富差距的文化观念因素第31-32页
 (五) 教育转型与贫富差距第32-35页
  1.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第33页
  2.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剧了贫富差距第33-35页
 (六) 社会阶层结构转型与贫富差距第35-37页
  1.转型之中的社会阶层结构第35-36页
  2.社会阶层的重构与社会财富的重配第36-37页
三、治理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对策第37-46页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38-42页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化水平第38-39页
  2.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创造公平发展的环境第39-40页
  3.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节收入水平第40-41页
  4.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41-42页
 (二)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42-43页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规范政治决策行为第42页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设计,保障制度实施第42页
  3.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社会政策体系第42-43页
 (三) 加快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繁荣文化教育事业第43-44页
  1.弘扬先进文化,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现代财富观第43页
  2.加强道德建设,提倡互助共济,鼓励社会慈善事业第43-44页
  3.大力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第44页
 (四) 促进社会阶层结构转型,积极构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第44-46页
  1.扶持帮助贫弱社会阶层第44-45页
  2.发展壮大中间社会阶层第45页
  3.稳定保护富裕社会阶层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注释第47-4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菜缢管蚜抗性的时空动态及毒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接受之维中的中国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