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前 言 | 第6-7页 |
一、 笛卡尔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7-12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7-9页 |
(二) 理论来源 | 第9-12页 |
二、 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2-24页 |
(一) 主体性哲学方法论 | 第13-18页 |
(二) 唯理主义认识论 | 第18-22页 |
(三) 身心二元论 | 第22-23页 |
(四) 关于自然学说的物理学 | 第23-24页 |
三、 笛卡尔哲学思想的内在悖结 | 第24-29页 |
(一) 哲学思想的进步性与行为守则的保守性并存 | 第24-25页 |
(二) 自我在形而上学、物理学、实践哲学中的不同地位和规定 | 第25页 |
(三) 理性的权威与上帝存在之间的冲突 | 第25-26页 |
(四) 理性与经验之间的矛盾 | 第26-27页 |
(五) 身心二元论矛盾 | 第27-28页 |
(六) 整个哲学体系建立在“自我”和上帝存在的命题之上 | 第28-29页 |
四、 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价值重估 | 第29-39页 |
(一) 自我意识在近代哲学中的历史嬗变 | 第29-31页 |
(二) “我思故我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 第31-34页 |
(三) 普遍怀疑的现实意义 | 第34-35页 |
(四) 理性的是非之辩及现代意义 | 第35-37页 |
(五) 直接参与了西方近代科学理论的建构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注 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 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