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33页 | 
|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概况 | 第9页 | 
| ·病原 | 第9-10页 | 
| ·发病规律 | 第10页 | 
|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 第10-12页 | 
| ·农用抗生素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12-27页 | 
| ·农用抗生素概况 | 第12-13页 | 
| ·抗生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13-19页 | 
| ·抗生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9-27页 | 
| ·发酵技术 | 第19-21页 | 
| ·分离纯化技术 | 第21-23页 | 
| ·抗生素的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 ·抗生素的结构改造 | 第24-26页 | 
| ·对今后农用抗生素研究的浅见 | 第26-27页 | 
| ·放线菌的分类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 ·放线菌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 第27-28页 | 
| ·放线菌的经典分类 | 第28-29页 | 
| ·放线菌的化学分类 | 第29页 | 
| ·放线菌的分子分类 | 第29-33页 | 
| 2 引言 | 第33-34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34-45页 | 
| ·材料 | 第34-39页 | 
| ·试剂 | 第34-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 ·供试菌株 | 第36-37页 | 
| ·常用培养基 | 第37页 | 
| ·放线菌024鉴定培养基 | 第37-3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45页 | 
| ·放线菌024的鉴定 | 第39-40页 | 
| ·放线菌024的分子分类-核糖体DNA序列分析 | 第39页 | 
| ·放线菌024的经典分类 | 第39-40页 | 
| ·放线菌024所产抗生素的纯化 | 第40-43页 | 
| ·抗生素的预处理 | 第40-41页 | 
| ·活性碳脱色 | 第41-42页 | 
| ·抗生素的纯化途径 | 第42-43页 | 
| ·放线菌024所产抗生素的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 ·抗生素抑菌谱测定 | 第44页 | 
| ·放线菌024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盆栽) | 第44-4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5-64页 | 
| ·放线菌024菌种鉴定结果 | 第45-47页 | 
| ·核糖体DNA的分子鉴定结果 | 第45-46页 | 
| ·放线菌024的经典分类结果 | 第46-47页 | 
| ·培养特征观察 | 第46页 | 
| ·生化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 ·放线菌024所产抗生素的纯化 | 第47-58页 | 
| ·抗生素预处理后的抑菌活性 | 第47-48页 | 
| ·活性碳对抗生素的脱色结果 | 第48-49页 | 
| ·抗生素纯化结果 | 第49-58页 | 
| ·有机溶剂萃取后抗生素抑菌活性 | 第49-50页 | 
| ·氧化铝柱层析后抗生素抑菌活性 | 第50-53页 | 
| ·连续柱层析后抗生素抑菌活性 | 第53-56页 | 
|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抗生素抑菌活性 | 第56-58页 | 
| ·放线菌024所产抗生素的结构分析 | 第58-61页 | 
| ·紫外吸收光谱图 | 第58-59页 | 
| ·红外吸收光谱图 | 第59-60页 | 
| ·核磁共振波谱图 | 第60页 | 
| ·质谱分析图 | 第60-61页 | 
| ·抗生素抑菌谱测定 | 第61-62页 | 
| ·放线菌024发酵液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 | 第62-64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4-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英文摘要 | 第72-74页 | 
| 图版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