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5页 |
| ·综述Ⅰ-有机污染物及其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28页 |
|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及其来源 | 第15-19页 |
|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 第19-21页 |
| ·AOPs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21-26页 |
| ·光化学氧化法 | 第22-23页 |
| ·Fenton类氧化法 | 第23-24页 |
| ·臭氧类氧化法 | 第24页 |
| ·超声声化学法 | 第24-25页 |
| ·超临界水氧化法 | 第25页 |
| ·辐照法 | 第25-26页 |
| ·其他高级氧化法 | 第26页 |
| ·论文相关部分的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6-28页 |
| ·综述Ⅱ-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研究进展 | 第28-45页 |
| ·沉积物的组成 | 第28-32页 |
| ·沉积物的主要组成 | 第28-30页 |
|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 | 第30页 |
|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 | 第30-31页 |
| ·沉积物中的水合氧化物 | 第31页 |
| ·沉积物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 | 第31-32页 |
| ·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反应机制 | 第32-36页 |
| ·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在沉积物中的主要反应 | 第32-33页 |
| ·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在沉积物上分配和吸附作用比较 | 第33-36页 |
| ·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在沉积物-水之间的分配系数 | 第36-39页 |
| ·分配系数的表达式 | 第37-38页 |
| ·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38-39页 |
| ·K_(ow)、K_(oc)及S的相关性 | 第39-41页 |
| ·辛醇-水分配系数K_(ow)与水中溶解度S关系 | 第39-40页 |
| ·水中溶解度S与K_(oc)之间关系 | 第40页 |
| ·辛醇-水分配系数K_(ow)与沉积物-水分配系数K_(oc)或K_(om)的关系 | 第40-41页 |
| ·各种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 ·固体浓度的改变对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41页 |
| ·温度、pH、离子强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第41页 |
| ·沉积物极性因素的影响 | 第41页 |
| ·沉积物中有机质、粘土成分和沉积物类型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论文相关部分的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42-45页 |
| 第二章 Fenton/UV法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 第45-64页 |
| ·前言 | 第45-47页 |
| ·实验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Ⅰ-DMP的Fenton/UV氧化降解 | 第48-51页 |
| ·结果与讨论Ⅱ-DEP的Fenton/UV氧化降解 | 第51-55页 |
| ·小结 | 第55-64页 |
| 第三章 Fenton/UV法氧化降解1-萘酚 | 第64-74页 |
| ·前言 | 第64-65页 |
| ·实验 | 第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 ·小结 | 第69-74页 |
| 第四章 4-甲基-苯磺酸盐(MBS)和4-氨基-苯磺酸盐(ABS)的Fenton/UV法氧化降解 | 第74-87页 |
| ·前言 | 第74-75页 |
| ·实验 | 第7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5-78页 |
| ·小结 | 第78-87页 |
| 第五章 Fenton/UV体系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1-萘酚、4-甲基-苯磺酸盐(MBS)和4-氨基-苯磺酸盐(ABS)的光化学降解动力学 | 第87-104页 |
| ·前言 | 第87-88页 |
| ·实验 | 第88-8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3页 |
| ·小结 | 第93-104页 |
| 第六章 Fenton/UV体系作用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光化学降解机理 | 第104-121页 |
| ·前言 | 第104-105页 |
| ·实验 | 第105-10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09页 |
| ·小结 | 第109-121页 |
| 第七章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 第121-139页 |
| ·前言 | 第121-122页 |
| ·实验 | 第122-1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4-129页 |
| ·小结 | 第129-139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9-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62页 |
| 附录Ⅰ: 论文相关装置图、光谱图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表 | 第162-166页 |
| 附录Ⅱ: 实验所得数据 | 第166-186页 |
| 附录Ⅲ: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86-187页 |
| 致谢 | 第187-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