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权保障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民事诉权理论概说 | 第8-14页 |
·诉权相关学说及基本概念 | 第8-12页 |
·诉权相关学说 | 第8-9页 |
·诉权概念——内涵及外延 | 第9-12页 |
·诉权价值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诉权与民事诉讼相关概念 | 第14-19页 |
·诉权与诉讼权利 | 第14页 |
·民事诉权与审判权 | 第14-17页 |
·民事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 第15-16页 |
·平衡民事诉权与审判权关系的对策分析 | 第16-17页 |
·民事诉权与请求权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诉讼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 | 第19-24页 |
·关于我国现行调解制度的弊端 | 第20-22页 |
·诉讼的地位以及作用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保障诉权和防止诉权滥用 | 第24-32页 |
·诉权行使 | 第24-25页 |
·诉权行使的原则 | 第24页 |
·诉权行使中出现的问题 | 第24-25页 |
·保障诉权 | 第25-27页 |
·我国民事诉权保障的现状及不足 | 第25-26页 |
·完善民事诉权保障的建议 | 第26-27页 |
·防止滥用诉权 | 第27-32页 |
·诉权滥用的概念和性质 | 第27-28页 |
·诉权滥用的成因 | 第28-30页 |
·诉权滥用的危害 | 第30-31页 |
·对规制诉权滥用的建议 | 第31-32页 |
第五章 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其实现途径 | 第32-35页 |
·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 | 第32页 |
·诉权入宪的必要性分析 | 第32-34页 |
·诉权入宪的合理制度设计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