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国家紧急权的法律控制

序言第1-13页
第一章 国家紧急权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第13-35页
 第一节 国家紧急权的理论基础第13-22页
  一、 国家紧急权的概念和特征第13-16页
  二、 国家紧急权的理论渊源第16-20页
  三、 破解国家紧急权的“宪法悖论”第20-22页
 第二节 法律规范国家紧急权的必要性第22-31页
  一、 警惕紧急权的“双刃剑”效应第22-25页
  二、 国家紧急权易被滥用的原因第25-30页
  三、 对国家紧急权的规范是现代各国宪法的重要内容第30-31页
 第三节 我国国家紧急权制度回顾和检讨第31-35页
  一、 旧中国国家紧急权立法的历史及启示第31-34页
  二、 新中国国家紧急权立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第二章 国家紧急权行使的实体条件第35-56页
 第一节 紧急状态的法律界定第35-40页
  一、 紧急状态的概念第35-38页
  二、 紧急状态的构成要件第38-39页
  三、 “非典”与紧急状态第39-40页
 第二节 国家紧急权行使之目的第40-43页
  一、 强调目的之意义第40页
  二、 学者的不同观点第40-42页
  三、 紧急权行使的最终目的--恢复宪政秩序第42-43页
 第三节 国家紧急权的行使必须坚持分权原则第43-49页
  一、 议会的紧急权第43-45页
  二、 行政机关的紧急权第45-46页
  三、 司法机关的紧急权第46-48页
  四、 军事机关的紧急权第48-49页
 第四节 国家紧急措施的法律控制第49-53页
  一、 紧急措施必须依法实施第49-50页
  二、 紧急措施的类型必须明文列举第50-52页
  三、 紧急措施必须与紧急状态的等级相对应第52-53页
 第五节 国家紧急权不得侵犯基本人权第53-56页
  一、 紧急状态下的人权限制第53-54页
  二、 紧急状态下基本人权的底线第54-56页
第三章 国家紧急权行使的程序限制第56-64页
 第一节 紧急状态的宣告第57-59页
  一、 紧急状态宣告的意义第57-58页
  二、 紧急状态宣告的主体第58-59页
 第二节 紧急状态的时间限制第59-63页
  一、 紧急状态时间限制的必要性第59-60页
  二、 时间限制的意义第60-61页
  三、 紧急状态时间限制的立法实践第61页
  四、 紧急状态的延长第61-63页
 第三节 紧急状态的终止第63-64页
  一、 紧急状态终止的条件第63-64页
  二、 紧急状态终止的程序第64页
第四章 对国家紧急权的监督第64-71页
 第一节 议会监督第64-68页
  一、 议会监督的制度保障第64-66页
  二、 从“执行时刻”到“立法时刻”--德国的经验第66-67页
  三、 议会监督主要内容第67-68页
 第二节 司法监督第68-71页
  一、 对紧急状态决定的司法监督第68-70页
  二、 对紧急措施的司法监督第70-71页
结语第71-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甲基乙酰胺废液的回收研究
下一篇:PFG-NMR测量自扩散系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