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论文

基于两性聚氨酯构建的生物膜模型体系自组装性质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9-24页
   ·生物膜概述第9-10页
   ·生物膜的自组装模型体系第10-20页
     ·表面活性剂与聚电解质复合体系第11-15页
     ·磷脂体系第15-20页
   ·两性聚氨酯(APU)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两性聚氨酯(APU)简介第20-21页
     ·APU的等电点第21-22页
     ·APU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形态第22-23页
   ·课题的提出第23-24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24-29页
   ·原料来源及结构第24-25页
   ·两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与过程第25-26页
   ·复合体系组装性质的表征方法第26-29页
     ·复合体系粒子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第26-27页
     ·复合体系粒径的间接测定方法第27页
     ·荧光光谱法研究第27-28页
     ·复合体系粒子形态的观察第28-29页
第四章 两性聚氨酯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体系组装行为的研究第29-54页
   ·引言第29页
   ·SDS/APU复合体系样品的制备第29-30页
   ·SDS/APU复合体系组装行为的研究第30-42页
     ·APU胶束体系第30-32页
     ·混合体系胶束粒径和粒径分布第32-34页
     ·混合体系的吸光度第34-35页
     ·荧光光谱研究第35-37页
     ·甲基橙光谱探针研究结果第37-38页
     ·混合体系的电导分析第38-39页
     ·混合体系粒子所带电荷性质分析第39-40页
     ·模型的提出第40-41页
     ·透射电镜研究第41-42页
   ·APU与SDS静电相互作用组装体系的影响因素第42-53页
     ·混合方式对APU与SDS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3-44页
     ·APU浓度的影响第44-45页
     ·APU分子的电荷密度的影响第45-47页
     ·小分子物质的影响第47-49页
     ·pH值的影响第49-51页
     ·温度的影响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两性聚氨酯与脂质体复合体系组装行为的研究第54-67页
   ·引言第54页
   ·脂质体及复合样品的制备第54-55页
     ·脂质体的制备第54页
     ·脂质体/APU胶束复合体系样品的制备第54-55页
   ·APU、脂质体的紫外光谱研究第55-62页
     ·不同溶剂下PC的紫外吸收光谱第55-56页
     ·超声时间对脂质体的影响第56-57页
     ·浓度对脂质体、APU紫外吸光光谱的影响第57-59页
     ·脂质体/APU胶束复合体系的紫外光谱第59-61页
     ·磷脂/APU复合体系第61-62页
   ·脂质体/APU胶束复合体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62-65页
   ·脂质体/APU胶束复合体系电导研究结果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致  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葛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VXI总线数字I/O模块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