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方向与规划布局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述 | 第13-22页 |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13-15页 |
·高新技术 | 第13-14页 |
·高新技术产业 | 第14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14-15页 |
·高科技园区类型及比较 | 第15-17页 |
·高科技园区类型 | 第15-16页 |
·三种类型高科技园区比较 | 第16-17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概述 | 第17-21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过程 | 第17-18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类型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 | 第22-35页 |
·高新区发展的主要理论 | 第22-24页 |
·产业聚群理论 | 第22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2-23页 |
·三元参与与五元驱动理论 | 第23页 |
·孵化理论 | 第23-24页 |
·创新理论 | 第24页 |
·我国高新区比较优势分析 | 第24-26页 |
·我国高新区比较优势 | 第24-25页 |
·我国高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 | 第25-26页 |
·我国高新区存在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我国高新区重新定位 | 第29-30页 |
·高新区发展方向 | 第30-34页 |
·现代化城区的发展方向 | 第30-32页 |
·一体化的战略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 | 第35-57页 |
·商新区功能组成和布局要求 | 第35-38页 |
·教育、科研开发区 | 第35页 |
·生产区 | 第35-36页 |
·生活区 | 第36-37页 |
·中心区 | 第37-38页 |
·高新区功能布局理论分析 | 第38-39页 |
·高新区功能布局理论方法 | 第39-41页 |
·高新区功能组织原则与布局模式 | 第41-44页 |
·高新区功能组织原则 | 第41-42页 |
·高新区功能布局模式 | 第42-44页 |
·高新区用地分析 | 第44-50页 |
·高新区用地分类 | 第44-46页 |
·高新区用地比例 | 第46-49页 |
·高新区用地指标 | 第49-50页 |
·高新区道路规划 | 第50-52页 |
·高新区道路规划要求 | 第50-51页 |
·高新区道路系统规划 | 第51-52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 | 第52-56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地系统布局 | 第53-55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地指标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华苑产业区实例分析 | 第57-70页 |
·华苑产业区概况 | 第57-58页 |
·华苑产业区发展条件分析 | 第58-60页 |
·区位优越 | 第58-59页 |
·依托天津市区,拥有完善的配套条件 | 第59页 |
·交通十分便利 | 第59-60页 |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 第60页 |
·华苑产业区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 | 第60-62页 |
·华苑产业区发展方向 | 第60页 |
·华苑产业区功能定位 | 第60-62页 |
·华苑产业区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 | 第62-64页 |
·华苑产业区基础设施规划 | 第64-65页 |
·意见与建议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