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冲剂对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1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综述一、现代医学对米非司酮抗早孕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 一、 米非司酮并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作用机理 | 第10-11页 |
| 二、 临床应用研究 | 第11-12页 |
| 三、 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种类 | 第12页 |
| 四、 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原因的研究 | 第12-13页 |
| 五、 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治疗研究 | 第13-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16页 |
| 综述二、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研究 | 第16-23页 |
| 一、 中医对堕胎病的认识 | 第16-17页 |
| 二、 对中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治疗方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 三、 讨论 | 第19-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3页 |
| 一、 临床资料 | 第23-25页 |
| 1、 对象选择 | 第23-25页 |
| 2、 对象来源及分组 | 第25页 |
| 3、 药品 | 第25页 |
| 二、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 1、 服药方法 | 第25页 |
| 2、 观测指标 | 第25-26页 |
| 3、 中医证侯疗效标准 | 第26页 |
| 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6页 |
| 5、 随访 | 第26-27页 |
| 6、 病历脱落处理 | 第27页 |
| 7、 不良事件的记录 | 第27页 |
| 8、 统计方法 | 第27页 |
| 三、 结果 | 第27-30页 |
| 四、 讨论 | 第30-33页 |
| 第3部分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 | 第33-37页 |
| 宫腔内组织的病理学研究 | 第33-35页 |
| 一、 临床资料 | 第33页 |
| 1、 病例选择 | 第33页 |
| 2、 药品 | 第33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1、 分组方法 | 第33页 |
| 2、 组织标本的处理 | 第33-34页 |
| 3、 观察内容 | 第34页 |
| 4、 统计方法 | 第34页 |
| 三、 结果 | 第34-35页 |
| 1、 光镜观察结果 | 第34-35页 |
| 2、 电镜观察结果 | 第35页 |
| 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一、 临床资料 | 第35-36页 |
| 1、 病例选择 | 第35-36页 |
| 2、 药品 | 第36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 1、 分组 | 第3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 三 结果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页 |
| 致谢 | 第4-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