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对照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Ⅰ 前言 | 第12-25页 |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2-13页 |
·植物种质的离体保存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3-25页 |
·种子保存 | 第13-14页 |
·果树的细胞、组织及器官保存 | 第14-16页 |
·调整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 第14页 |
·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剂保存 | 第14-16页 |
·常温及低温保存 | 第16页 |
·低氧保存 | 第16页 |
·超低温保存 | 第16-20页 |
·超低温保存的原理 | 第17页 |
·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 | 第17-20页 |
·超低温技术在植物种质保存中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花粉的超低温保存 | 第21页 |
·种子、胚超低温保存 | 第21页 |
·茎尖、芽超低温保存 | 第21-22页 |
·植物细胞的超低温保存 | 第22-25页 |
Ⅱ 枇杷快繁体系的研究 | 第25-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幼胚培养 | 第25页 |
·茎尖培养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幼胚培养 | 第26-28页 |
·不同激素组合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丛生芽诱导与增殖 | 第27-28页 |
·茎尖培养 | 第28-31页 |
·不同消毒方法对茎尖褐变的影响 | 第28-29页 |
·培养基成份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 第29页 |
·茎尖大小对成活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Ⅲ 枇杷种质常温和低温离体保存生理生化研究 | 第3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种质准备和保存 | 第31页 |
·呼吸速率测定 | 第31页 |
·叶绿素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PPO测定 | 第32页 |
·POD测定 | 第32-3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呼吸速率的变化 | 第33页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PPO活性的变化 | 第35页 |
·POD活性的变化 | 第35-36页 |
3 小结 | 第36-39页 |
Ⅳ 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 | 第39-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材料 | 第39页 |
·花粉采集、处理与保存 | 第39页 |
·花粉含水量的测定 | 第39页 |
·花粉的快速解冻和生活力测定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干燥时间与含水量的关系 | 第40-41页 |
·在超低温保存下枇杷花粉含水量对其发芽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常温下花粉含水量与离体萌发的关系 | 第41-42页 |
·花粉在超低温下保存的效果 | 第42页 |
·化冻方式对花粉萌发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Ⅴ 枇杷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脱氢酶活性的研究 | 第44-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页 |
·材料 | 第44页 |
·含水量 | 第44页 |
·冷冻程序 | 第44页 |
·脱氢酶活性测定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超低温保存前脱氢酶活性变化 | 第44-45页 |
·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变化 | 第45-4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Ⅵ 小结与展望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图版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