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失业保险的制度创新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11页 |
一、 体制转轨下的失业保险制度 | 第11-25页 |
(一)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轨迹 | 第11-19页 |
1 失业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阶段 | 第11-14页 |
2 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运行阶段 | 第14-16页 |
3 失业保险制度的初步完善阶段 | 第16-19页 |
(二)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1 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 | 第19-21页 |
2 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二、 失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第25-33页 |
(一) 失业保险制度创新的原则 | 第25-28页 |
1 强制性原则 | 第25-26页 |
2 社会性原则 | 第26页 |
3 适度的原则 | 第26-27页 |
4 促进就业原则 | 第27页 |
5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 第27-28页 |
(二) 失业保险制度目标的再定向 | 第28-30页 |
1 创新的目标模式 | 第29-30页 |
2 保障目标 | 第30页 |
(三) 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再界定 | 第30-33页 |
1 理论上的再界定 | 第31页 |
2 实践上的再界定 | 第31-33页 |
三、 失业保险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 第33-47页 |
(一) 筹资制度的创新 | 第33-37页 |
1 选择适当的负担方式 | 第33-34页 |
2 开辟广泛的筹资渠道 | 第34-35页 |
3 运用激励的筹资手段 | 第35-36页 |
4 确定合理的筹资费率 | 第36页 |
5 改变目前的筹资方式 | 第36-37页 |
(二) 支付制度的创新 | 第37-42页 |
1 合理确定给付条件,严格审核领取资格 | 第37-39页 |
2 适当缩短给付期限,重新确定期限依据 | 第39-40页 |
3 设置必要的等待期,合理计算等待期限 | 第40-41页 |
4 确定合理给付标准,增加就业经济激励 | 第41-42页 |
(三) 管理体制的创新 | 第42-47页 |
1 加快健全信息系统,完善检测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2 提高经办人员素质,给予管理主体援助 | 第43-44页 |
3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4 加快失业保险立法,健全失业保险体系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