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27页 |
1 口蹄疫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6页 |
·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理化特性 | 第12-13页 |
·基因组 | 第13-14页 |
·复制周期 | 第14-16页 |
2 病毒持续感染的表现形式 | 第16-20页 |
·有限病毒的复制 | 第17页 |
·病毒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 | 第17-18页 |
·缺损干扰颗粒的出现 | 第18-19页 |
·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 第19-20页 |
3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4 微量量热法研究及其应用 | 第23-25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34页 |
1 材料 | 第27-28页 |
2 方法 | 第28-34页 |
·细胞培养和冻存 | 第28-29页 |
·病毒感染 | 第29页 |
·病毒滴度测定 | 第29-30页 |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的RT-PCR检测 | 第30-31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1页 |
·细胞周期变化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 第31页 |
·口蹄疫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BHK-21细胞代谢热谱的测定 | 第32页 |
·FMDV感染BHK-21细胞后的热谱测定 | 第32页 |
·热谱曲线的绘制 | 第32-33页 |
·干扰素、温度作用热谱曲线的测定 | 第33-34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4-53页 |
1 持续感染细胞株的筛选 | 第34-39页 |
·口蹄疫病毒相对感染剂量的标定结果 | 第34页 |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34-39页 |
·口蹄疫病毒(OBGF15)持续感染细胞株的筛选 | 第34页 |
·持续感染细胞的形态特征 | 第34-36页 |
·持续感染细胞电镜观察结果 | 第36-37页 |
·持续感染细胞的RT-PCR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持续感染细胞O-BHK-Rn与BHK-21细胞的差异比较 | 第38-39页 |
2 病毒持续感染细胞株的特性研究 | 第39-46页 |
·持续感染细胞传代过程中病毒的释放 | 第39-40页 |
·病毒持续感染细胞连续传代的形态学变化 | 第40-41页 |
·病毒持续感染细胞连续传代后病毒的RT-PCR分析 | 第41-42页 |
·病毒持续感染细胞连续传代后病毒的电镜观察 | 第42-44页 |
·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的细胞周期特性 | 第44-46页 |
3 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的微量量热研究 | 第46-53页 |
·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一步生长曲线 | 第46-47页 |
·BHK-21细胞与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体系的热谱曲线 | 第47-48页 |
·BHK-21细胞及FMDV感染的代谢热谱分析 | 第48-49页 |
·不同滴度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体系的热谱曲线 | 第49-50页 |
·干扰素影响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体系的热谱曲线 | 第50-51页 |
·不同温度下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体系的热谱曲线 | 第51-52页 |
·不同温度下干扰素影响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体系的热谱曲线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60页 |
1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的表现形式 | 第53-54页 |
2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的筛选和特性分析 | 第54-56页 |
3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 | 第56页 |
4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机理的探讨 | 第56-57页 |
5 微量热法应用于口蹄疫病毒研究的可行性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设想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