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论文

辽西生态脆弱区下垫面变化对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1. 引言第9-10页
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2.1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10-11页
 2.2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3. 模式简介第13-19页
 3.1 模式系统第13-14页
 3.2 模式方程组第14-16页
 3.3 数值方案第16-17页
 3.4 初值方案第17页
 3.5 侧边界条件第17-18页
 3.6 物理过程第18-19页
4. 模式的调试第19-24页
 4.1 Intel编译器安装第19-20页
 4.2 TERRAIN地形系统调试第20-22页
 4.3 资料预处理系统REGRID的调试第22页
 4.4 LITTLER系统的调试第22页
 4.5 INTERPF的调试和运行第22-23页
 4.6 MM5模式的调试和运行第23-24页
5. 试验方案设计第24-27页
 5.1 控制试验方案和其中地表植被特征类型的设计第24页
 5.2 对比试验方案的设计和其中地表植被特征类型的分布第24-26页
 5.3 数值模拟时段和输出结果的统计办法第26页
 5.4 模拟试验使用的资料说明第26-27页
 5.5 模式验证——控制试验反映的模式方案模拟能力说明第27页
6. 辽西植被变化对试验区夏季温度场、热通量场影响方式的数值试验结果第27-41页
 6.1 对气温场的影响第27-31页
 6.2 对地面温度场的影响第31-34页
 6.3 对地—气感热通量输送的影响第34-37页
 6.4 对潜热通量输送的影响第37-40页
 6.5 对热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场的影响第40-41页
7. 辽西植被变化对形势场的影响第41-45页
 7.1 植被变化对中低层水平气压场的影响第41-42页
 7.2 植被变化对中低层水平温度场的影响第42-43页
 7.3 植被变化对气压、温度垂直分布状况的影响第43-45页
 7.4 小结第45页
8. 结论与讨论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图第51-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熔融抽拉法制备非晶态软磁合金纤维及其巨磁阻抗效应研究
下一篇:伪狂犬病病毒上海株T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