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存储系统的概况 | 第13-17页 |
·HEV能量源、能量存储系统的划分 | 第13-14页 |
·HEV能量存储系统的分类及特性 | 第14-17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技术现状 | 第17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影响HEV-ESS工作性能的相关系统 | 第19-31页 |
·HEV多能源驱动系统的运行工作特性 | 第19-23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工况特性 | 第19-21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分析 | 第21-23页 |
·HEV能量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 第23-28页 |
·串联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并联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 | 第24-26页 |
·混联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 | 第26-28页 |
·HEV能量存储系统的管理与监测 | 第28-31页 |
·蓄电池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 第29-30页 |
·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基本功能总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HEV能量存储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31-38页 |
·与铅酸蓄电池工作特性相关的各参数及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HEV能量存储系统的表征量及变化 | 第31-32页 |
·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 | 第32页 |
·蓄电池工作特性分析 | 第32-38页 |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 第32-34页 |
·蓄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因素 | 第34页 |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 第34-35页 |
·蓄电池充电方式及对充电特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四章 能量存储系统的数学模型及ADVISOR仿真平台 | 第38-50页 |
·数学模型的等效电路图 | 第38页 |
·铅酸蓄电池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5页 |
·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蓄电池内阻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蓄电池端电压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负载电流用分段单调函数描述时的蓄电池荷电状态值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蓄电池充电的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蓄池效率特性的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蓄电池通用的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软件的应用 | 第45-50页 |
·ADVISOR软件平台的特点 | 第45-46页 |
·ADVISOR软件平台的建模方法 | 第46-47页 |
·ADVISOR软件平台的仿真过程 | 第47-50页 |
第五章 HEV能量存储系统性能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50-68页 |
·仿真环境MATLAB/SIMULINK的运用 | 第50-51页 |
·ESS仿真模型的类型选择 | 第51-52页 |
·能量存储系统仿真模型的类型 | 第51-52页 |
·仿真模型类型的选择 | 第52页 |
·能量存储系统Rint模型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52-68页 |
·Voc和内阻R仿真模块的程序编制 | 第52-54页 |
·限制功率的仿真程序编制 | 第54-56页 |
·计算电流值的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56-59页 |
·计算SOC值的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59-60页 |
·计算电池充/放电的最大功率值的仿真程序编制 | 第60页 |
·电池温度模型的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60-65页 |
·仿真停止程序的编制 | 第65-66页 |
·能量存储系统整体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66-68页 |
第六章 ESS的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8-79页 |
·ESS输入参数的确定 | 第68-72页 |
·ESS仿真模型的输出值及分析 | 第72-79页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工作内容及结论 | 第79页 |
·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92页 |
附录一: HEV-ESS仿真程序中所使用的输入输出变量列表 | 第81-84页 |
附录二: 能量存储系统的几种仿真模型 | 第84-90页 |
附录三: HEY-ESS仿真程序中所使用的一些术语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