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转录因子DREB1C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前言第10-11页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第11页
     ·盐胁迫的渗透胁迫效应第11页
     ·盐胁迫的离子毒害效应第11页
   ·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应答第11-12页
   ·植物盐应答的分子机制第12-18页
     ·离子平衡第12-14页
     ·渗调质的合成第14页
     ·胚胎晚期丰富(LEA)蛋白基因第14-15页
     ·水分的吸收第15页
     ·激酶第15页
     ·转录因子第15-18页
   ·AP2/EREBP转录因子第18-20页
   ·植物耐盐研究的遗传模式体系第20-21页
     ·酵母模式第20-21页
     ·拟南芥模式第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4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实验方法第22-34页
     ·拟南芥的培育第22页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2-23页
     ·PCR扩增目的片段第23-24页
     ·中间载体的构建及阳性克隆的筛选第24-28页
     ·DNA测序第28页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8-30页
     ·植物转化第30-32页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32-33页
     ·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4-42页
   ·DREB1C全长基因的扩增第34-35页
   ·中间载体的构建第35页
   ·测序结果第35-36页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页
   ·农杆菌克隆的菌落PCR鉴定第36-37页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第37-38页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38-39页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第38-39页
     ·Northern杂交第39页
   ·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分析第39-42页
第四章 讨论第42-43页
第五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附件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吲哚胺2,3-过氧化酶基因修饰的骨髓树突状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
下一篇:瘢痕疙瘩p53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