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磷酸钙生物陶瓷对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1.前言第1-66页
 1.1 生物活性磷酸钙陶瓷第19-23页
  1.1.1 磷酸钙生物陶瓷的种类和物理化学性质第19-20页
  1.1.2 磷酸钙陶瓷的生物学性质第20-23页
   1.1.2.1 磷酸钙陶瓷的骨传导性第20-21页
   1.1.2.2 磷酸钙陶瓷的骨诱导性第21-22页
   1.1.2.3 磷酸钙陶瓷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机理第22-23页
 1.2 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及其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第23-36页
  1.2.1 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第23-24页
  1.2.2 自然骨发生及其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4-25页
  1.2.3 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bone-relatedgenes)及其生物学功能第25-33页
   1.2.3.1 I型胶原第26-27页
   1.2.3.2 骨钙蛋白第27-29页
   1.2.3.3 骨连蛋白第29-30页
   1.2.3.4 碱性磷酸酶第30-32页
   1.2.3.5 骨涎蛋白第32-33页
  1.2.4 成骨细胞OPG/RANKL信号系统第33-36页
   1.2.4.1 OPG生物学第33-34页
   1.2.4.2 OPG配体-RANKL的生物学第34-35页
   1.2.4.3 OPG/RANKL系统在骨代谢中的作用第35-36页
 1.3 磷酸钙陶瓷对成骨相关细胞骨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研究进展第36-45页
  1.3.1 细胞在陶瓷表面黏附增殖和分化模型第36-37页
  1.3.2 磷酸钙陶瓷对骨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研究进展第37-43页
   1.3.2.1 磷酸钙陶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第38-41页
   1.3.2.2 磷酸钙陶瓷植入体对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第41-43页
  1.3.3 成骨细胞OPG/RANKL表达的研究进展第43-45页
 1.4 磷酸钙陶瓷对成骨细胞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45-51页
  1.4.1 磷酸钙生物陶瓷对成骨细胞影响研究中的不足第45页
  1.4.2 本研究的目的第45-46页
  1.4.3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细胞模型第46-51页
   1.4.3.1 检测基因差异表达的常用方法第46-48页
   1.4.3.2 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第48-50页
   1.4.3.3 细胞模型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6页
2.磷酸钙陶瓷的不同理化性质对成骨细胞形态、黏附和增殖的影响第66-98页
 2.1 引言第66-68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68-73页
  2.2.1 实验材料第68-69页
  2.2.2 实验方法第69-73页
   2.2.2.1 磷酸钙陶瓷的制备第69-70页
   2.2.2.2 成骨细胞培养的试剂、溶液和方法第70-72页
   2.2.2.3 材料表面成骨细胞观察第72页
   2.2.2.4 细胞增殖实验(MTSassay)第72-73页
   2.2.2.5 统计学分析第73页
 2.3 结果第73-85页
  2.3.1 不同磷酸钙陶瓷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第73-76页
  2.3.2 成骨细胞培养第76-79页
  2.3.3 成骨细胞在磷酸钙陶瓷上的黏附和伸展第79-83页
  2.3.4 成骨细胞在磷酸钙陶瓷表面的增殖第83-85页
 2.4 讨论第85-91页
  2.4.1 成骨细胞—生物陶瓷相互作用模型第85-86页
  2.4.2 磷酸钙陶瓷对成骨细胞黏附伸展的影响第86-89页
   2.4.2.1 成骨细胞在陶瓷材料表面黏附伸展的机理第86-89页
   2.4.2.2 本研究中影响成骨细胞-磷酸钙陶瓷黏附的可能因素第89页
  2.4.3 磷酸钙陶瓷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9-91页
   2.4.3.1 不同磷酸钙陶瓷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9-90页
   2.4.3.2 不同磷酸钙陶瓷影响成骨细胞增殖的可能机理第90-91页
 2.5 本章小节第91-92页
 2.6 下一步的工作—磷酸钙陶瓷表面成骨细胞黏附增殖相关因子表达调控的研究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3.不同温度烧结的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98-122页
 3.1 引言第98-100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100-103页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100-101页
  3.2.2 实验方法第101-103页
   3.2.2.1 mRNA检测第101-102页
   3.2.2.2 蛋白质检测第102-103页
   3.2.2.3 统计分析第103页
 3.3 实验结果第103-112页
  3.3.1 不同羟基磷灰石表面的显微结构第103-104页
  3.3.2 不同温度烧结的羟基磷灰石陶瓷的XRD谱图第104页
  3.3.3 不同烧结温度HA陶瓷磨光后表面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第104-105页
  3.3.4 不同烧结温度HA陶瓷上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第105-110页
   3.3.4.1 mRNA的表达第105-106页
   3.3.4.2 蛋白质表达第106-110页
  3.3.5 成骨细胞在羟基磷灰石陶瓷表面的成熟第110-112页
 3.4 讨论第112-115页
  3.4.1 不同烧结温度HA陶瓷上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第112-114页
  3.4.2 成骨细胞在羟基磷灰石陶瓷表面的成熟第114-115页
 3.5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3.6 下一步的工作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2页
4 不同相组分的磷酸钙陶瓷对成骨细胞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22-142页
 4.1 引言第122-123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123-125页
  4.2.1 实验材料第123-125页
  4.2.2 实验方法第125页
 4.3 结果第125-131页
 4.4 讨论第131-134页
  4.4.1 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第132-133页
  4.4.2 磷酸钙陶瓷的不同溶解度是影响成骨细胞基因表达的可能因素第133-134页
 4.5 本章小节第134-135页
 4.6 需要进一步进行的工作第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2页
5.成骨细胞OPG/RANKL基因mRNA在不同钙磷陶瓷表面表达的定量分析第142-156页
 5.1 引言第142-143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143-144页
  5.2.1 实验材料第143页
  5.2.2 实验方法第143-144页
  5.2.3 统计分析第144页
 5.3 结果第144-149页
 5.4 讨论第149-151页
 5.5 本章小节第151-152页
 5.6 下一步的工作第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6页
6.结论第156-1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58-162页
独创性声明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脉动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下一篇:陕西省烟草病毒病毒源的鉴定及种群区系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