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常见的人工合成宝石晶体的制备方法 | 第9-10页 |
| ·金红石晶体人工生长的研究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 ·金红石晶体物性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2-13页 |
| ·金红石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 第13-19页 |
| ·金红石的晶体和电子结构 | 第13-14页 |
| ·金红石的物理性能 | 第14-15页 |
| ·金红石晶体光化学性质 | 第15-17页 |
| ·金红石晶体的应用 | 第17-19页 |
| ·本工作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 2 TiO_2纳米粉体制备的新工艺 | 第22-34页 |
| ·TiO_2超微粉的应用及当前制备工艺简介 | 第22-24页 |
| ·TiO_2超微粉的应用 | 第22-23页 |
| ·TiO_2超微粉制备工艺简介 | 第23-24页 |
| ·制备工艺的改进 | 第24-28页 |
| ·原有工艺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 ·改进后的工艺 | 第26-28页 |
| ·分析测试 | 第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 ·ATS的XRD分析 | 第28页 |
| ·ATS焙烧过程的XRD分析 | 第28-30页 |
| ·ATS焙烧过程的SEM分析 | 第30-31页 |
| ·ATS的热重(TG)分析 | 第31页 |
| ·粉体的流动性表征 | 第31-32页 |
| ·粉体的TEM分析 | 第32页 |
| ·结论 | 第32页 |
| ·工作展望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3 焰熔法制备金红石的工艺 | 第34-52页 |
| ·引言 | 第34-36页 |
| ·焰熔法生长晶体的晶体学原理 | 第36-41页 |
| ·稳态温场和晶体生长工艺 | 第36-38页 |
| ·强制生长系统的晶体形态学 | 第38-39页 |
| ·晶体定向的基本原理 | 第39-41页 |
| ·焰熔法制备金红石的工艺条件及其实现 | 第41-44页 |
| ·晶体生长气氛的探讨 | 第41-42页 |
| ·设备改造 | 第42-44页 |
| ·用改进的焰熔炉制备金红石晶体 | 第44-46页 |
| ·自然拉晶生长金红石晶体 | 第44-45页 |
| ·金红石晶体的籽晶生长 | 第45-46页 |
| ·晶体的退火 | 第46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 ·晶体完整性的宏观观察 | 第46-47页 |
| ·晶体的透过率 | 第47-48页 |
| ·不同生长气氛下的晶体生长 | 第48页 |
| ·燃烧器喷嘴大小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 第48页 |
| ·自然生长、(001)和(110)方向生长晶体的形貌比较 | 第48-49页 |
| ·金红石退火工艺的研究 | 第49页 |
| ·金红石生长的最佳工艺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工作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 4 中子辐照金红石晶体的电学特性 | 第52-58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 | 第52-5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6页 |
| ·低温过程 | 第54-55页 |
| ·真空退火过程 | 第55页 |
| ·空气中高温退火过程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5 结语 | 第58-59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59-60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成果 | 第60-61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