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5页 |
·环境友好型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5-29页 |
·纤维素纤维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溶剂法纺制纤维素纤维技术 | 第17-23页 |
·PF/DMSO溶剂体系纺制纤维素纤维 | 第17-18页 |
·LiCl/DMA_C体系纺制纤维素纤维 | 第18-19页 |
·NMMO溶剂法纺制纤维素纤维 | 第19-23页 |
·蒸汽闪爆法纺制纤维素纤维 | 第23-24页 |
·环境友好型氨基甲酸酯(CC)法纺制纤维素纤维 | 第24-29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的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的制造原理 | 第25-26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的优点 | 第26-27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法与粘胶法的工艺比较 | 第27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的用途 | 第27-29页 |
·阻燃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 | 第29-32页 |
·阻燃纤维素纤维及织物发展概况 | 第29-32页 |
·阻燃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 | 第3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第32-35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32-3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3-35页 |
·经济效益方面 | 第33-34页 |
·社会效益方面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纤维素用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5-60页 |
·纤维素用阻燃剂的发展概况 | 第35-40页 |
·阻燃剂的分类及发展 | 第35-37页 |
·纤维素纤维用阻燃剂 | 第37-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化学试剂 | 第40-41页 |
·合成原理 | 第41-42页 |
·DDPS阻燃剂的合成 | 第41页 |
·DDPN阻燃剂的合成 | 第41-42页 |
·DDPSN阻燃剂的合成 | 第42页 |
·合成步骤及操作 | 第42-44页 |
·三氯硫磷(PSCl_3)的合成 | 第42-43页 |
·硫代焦磷酰氯(DDSP)的合成 | 第43页 |
·硫代焦磷酸(DDOP)的合成 | 第43页 |
·二硫代焦磷酸酯(DDPS)的合成 | 第43页 |
·DDPN的合成 | 第43-44页 |
·DDPSN的合成 | 第44页 |
·阻燃剂的鉴定及性能测试 | 第44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44页 |
·热重分析(TG) | 第44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44页 |
·色谱-质谱及质谱分析 | 第44页 |
·核磁共振测试(~1HNMR)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8页 |
·阻燃剂的合成工艺 | 第44-48页 |
·溶剂的选择及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 第44-45页 |
·缚酸剂的选择及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 第46页 |
·物料配比 | 第46-47页 |
·产物的得率 | 第47-48页 |
·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第48-54页 |
·DDPS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第48-50页 |
·DDPN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第50-52页 |
·DDPSN阻燃剂的谱图解析 | 第52-54页 |
·阻燃剂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54-56页 |
·阻燃剂的热重(TG)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纤维素活化的研究 | 第60-96页 |
·纤维素的活化方法概述 | 第60-68页 |
·纤维素的化学方法活化 | 第60-64页 |
·氢氧化钠溶液的预润胀处理 | 第60-61页 |
·液氨预处理 | 第61-62页 |
·乙二胺预处理 | 第62-63页 |
·其它化学试剂预处理 | 第63-64页 |
·纤维素的物理方法活化 | 第64-67页 |
·机械球磨对纤维素的预处理 | 第64-65页 |
·微波和超声波预处理 | 第65页 |
·电子束辐射预处理 | 第65-66页 |
·蒸汽闪爆预处理纤维素 | 第66-67页 |
·纤维素的生物方法活化 | 第67-68页 |
·实验部分 | 第68-72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68页 |
·纤维素浆粕试样及指标 | 第68页 |
·化学试剂 | 第68页 |
·活化实验 | 第68-70页 |
·氢氧化钠溶液及表面活性剂预处理 | 第68-69页 |
·液氨预处理 | 第69页 |
·高能电子束辐射(EB)预处理 | 第69-70页 |
·蒸汽闪爆/氨闪爆预处理纤维素 | 第70页 |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 | 第70页 |
·活化后纤维素浆粕的测试 | 第70-72页 |
·侧序及侧序分布 | 第70页 |
·纤维素可及度的测定 | 第70-71页 |
·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71页 |
·纤维素聚合度的测定 | 第71-72页 |
·X-射线衍射表征纤维素分子结构 | 第7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72页 |
·红外光谱(FTIR)测定 | 第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94页 |
·碱浸渍预处理纤维素 | 第72-77页 |
·碱液浓度对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 第73页 |
·碱液浸渍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老成时间对纤维素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不同原料浆粕活化后的聚合度的变化 | 第75页 |
·碱处理后纤维素结晶结构的变化 | 第75-77页 |
·液氨预处理纤维素 | 第77-82页 |
·液氨预处理对纤维素浆粕分子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液氨预处理对纤维素序态结构的影响 | 第78-79页 |
·氨预处理对纤维素可及度的影响 | 第79-80页 |
·液氨预处理对纤维素晶区结构的影响 | 第80-82页 |
·电子束辐射预处理纤维素 | 第82-87页 |
·浆粕辐射后外观的变化 | 第82页 |
·电子束辐射前后纤维素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82-83页 |
·电子束辐射对纤维素浆粕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83-85页 |
·电子束辐射对纤维素形态影响 | 第85-86页 |
·电子束辐射对纤维素结晶结构与可及度的影响 | 第86-87页 |
·蒸汽闪爆/氨闪爆预处理纤维素 | 第87-92页 |
·蒸汽闪爆功率分析及闪爆条件选择 | 第87-88页 |
·蒸汽闪爆/氨闪爆后的浆粕比表面积的变化 | 第88页 |
·蒸汽闪爆/氨闪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聚合度的变化 | 第88-89页 |
·蒸汽闪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扫描电镜分析 | 第89-91页 |
·蒸汽闪爆/氨闪爆处理前后的纤维素X-射线衍射分析 | 第91-92页 |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 | 第92-94页 |
·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素分子量的影响 | 第92页 |
·处理前后纤维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92-93页 |
·超声波处理纤维素后结构的变化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四章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 第96-113页 |
·概述 | 第96-97页 |
·实验部分 | 第97-99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97-98页 |
·经过各种活化处理后的纤维素浆粕试样 | 第97页 |
·主要试剂 | 第97-98页 |
·合成实验方法及表征 | 第98-99页 |
·无载体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 | 第98页 |
·有载体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 | 第98页 |
·元素分析--克达尔定氮(Kjeldahl) | 第98-99页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99页 |
·X-射线衍射表征纤维素分子结构 | 第99页 |
·DSC表征及研究 | 第99页 |
·~(13)C-NMR(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第9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11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方法及工艺 | 第99-106页 |
·合成方法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反应的影响 | 第99-100页 |
·有机溶剂-邻二甲苯用量对含氮量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不同聚合度的浆粕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合成的影响 | 第101页 |
·活化方法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反应体系PH值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尿素预处理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含氮量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酯化反应温度对含氮量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酯化反应时间对含氮量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结构分析 | 第106-111页 |
·CC的FTIR谱图及~(13)C-NMR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第106-109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DSC分析 | 第109-110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110-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CC/粘胶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纺制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113-124页 |
·概述 | 第113页 |
·实验部分 | 第113-1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13-115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解及溶解度测定实验 | 第113-114页 |
·纤维素用磷系阻燃剂分散液的制备 | 第114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的纺丝 | 第114-115页 |
·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115页 |
·密度测试 | 第115页 |
·双折射率的测试 | 第115页 |
·X-射线衍射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 第1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2页 |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溶解性能 | 第115-118页 |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 第115-116页 |
·氨基甲酸酯含氮量对其溶解性能的影响 | 第116页 |
·活化及合成方法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解性能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各种溶解条件对溶解性能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CC/CX/磷系阻燃剂共混纺丝成形原理 | 第118-119页 |
·CC/CX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结构 | 第119-121页 |
·纤维素纤维的结晶结构及双折射率 | 第119-120页 |
·CC/CX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电镜观察 | 第120-121页 |
·CC/CX共混阻燃纤维素纤维的性能 | 第121-122页 |
·CC/粘胶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 | 第121-122页 |
·CC/CX共混纤维素纤维的其它性能 | 第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CC/CX共混纤维素薄膜和纤维阻燃性能的研究 | 第124-142页 |
·纤维素纤维的燃烧与阻燃作用机理 | 第124-129页 |
·纤维的燃烧过程 | 第124-125页 |
·纤维素纤维受热的化学反应 | 第125页 |
·阻燃作用机理 | 第125-127页 |
·凝聚相机理 | 第126页 |
·气相机理 | 第126页 |
·中断热交换机理 | 第126-127页 |
·磷系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协同阻燃体系 | 第127-129页 |
·磷-卤协同作用 | 第128页 |
·磷-氮协同阻燃体系 | 第128-129页 |
·实验部分 | 第129-130页 |
·水平燃烧实验 | 第129页 |
·热重分析(TG) | 第129页 |
·氧指数(LOI)的测定 | 第129页 |
·成炭速率和残炭率的测定 | 第12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129-1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0-140页 |
·阻燃纤维素膜的热裂解及热氧化裂解 | 第130-134页 |
·纤维素膜的阻燃性能 | 第134-137页 |
·CC法纺制的阻燃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性能 | 第137-138页 |
·燃烧炭层的形态 | 第138-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七章 DDPS阻燃剂的热分解动力学及分解机理研究 | 第142-153页 |
·DDPS阻燃剂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142-145页 |
·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及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第142-145页 |
·Kissinger法 | 第143-144页 |
·Doyle-Ozawa积分法 | 第144-145页 |
·DDPS阻燃剂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 第145页 |
·动力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5-149页 |
·Kissinger法分析DDPS阻燃剂的动力学参数 | 第147-148页 |
·Doyle-Ozawa积分法分析DDPS阻燃剂的分解动力学 | 第148-149页 |
·DDPS阻燃剂热分解反应机理研究 | 第149-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53-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167-169页 |
作者简介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