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浏览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 | 第7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7-8页 |
·嵌入式浏览器的特点 | 第8-9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组织 | 第10-12页 |
第2章 嵌入式浏览器的总体框架 | 第12-27页 |
·设计目标 | 第12-14页 |
·功能 | 第12-13页 |
·平台 | 第13页 |
·特性 | 第13-14页 |
·总体框架 | 第14-24页 |
·模块划分 | 第14-15页 |
·模块调用关系 | 第15-19页 |
·控制流程 | 第19-22页 |
·数据流图 | 第22-24页 |
·总体框架的特点 | 第24-27页 |
·可扩展/裁减性 | 第24页 |
·移植性 | 第24-25页 |
·可维护性 | 第25-26页 |
·易开发 | 第26页 |
·本地化 | 第26页 |
·工程组织 | 第26-27页 |
第3章 系统的脚本配置 | 第27-35页 |
·用户界面的脚本配置 | 第27-29页 |
·采用用户界面脚本的原因 | 第27页 |
·方案选择 | 第27-29页 |
·一般数据处理过程的脚本配置 | 第29-35页 |
·采用Profile脚本的原因 | 第29-30页 |
·实现方案 | 第30-31页 |
·HTML排版过程的配置 | 第31-35页 |
第4章 用户线程 | 第35-44页 |
·采用用户线程的原因 | 第35-37页 |
·系统的主要任务 | 第35页 |
·系统主要任务的特点 | 第35-36页 |
·任务并发运行的优点 | 第36页 |
·实现任务并发的方案 | 第36-37页 |
·标准的确定 | 第37-38页 |
·目标 | 第37-38页 |
·标准化 | 第38页 |
·我们的标准 | 第38页 |
·MT用户线程 | 第38-44页 |
·线程表示 | 第39-40页 |
·线程调度 | 第40-42页 |
·线程控制 | 第42-43页 |
·线程通信 | 第43-44页 |
第5章 组件化设计 | 第44-54页 |
·采用组件化设计的原因 | 第44-45页 |
·从面向对象设计到组件化设计 | 第44页 |
·组件化设计的优点 | 第44-45页 |
·模型的确定 | 第45-47页 |
·目标 | 第45页 |
·标准化 | 第45-46页 |
·我们的标准 | 第46-47页 |
·UFO组件模型 | 第47-53页 |
·逻辑结构 | 第47页 |
·二进制标准 | 第47-49页 |
·UIDL语言 | 第49-52页 |
·UM组件库 | 第52-53页 |
·PLUGIN--特殊的UFO | 第53-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