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1.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6页 |
1.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第16-18页 |
1.3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 第18页 |
1.4 组织培养苗的生根、移栽 | 第18-19页 |
1.5 基因枪转化 | 第19-21页 |
1.6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21-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49页 |
2.1 愈伤组织诱导的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2.1.1 接种方式、4℃保存时间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4页 |
2.1.2 碳源类型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4-26页 |
2.1.3 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6页 |
2.1.4 AgNO_3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6-29页 |
2.2 玉米愈伤组织状态的调控 | 第29页 |
2.3 玉米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的影响 | 第29-39页 |
2.3.1 培养基种类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渗透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3 碳源物质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4 AgNO_3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5 活性炭(AC)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第35-37页 |
2.3.6 脯氨酸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第37页 |
2.3.7 愈伤组织对Basta除草剂的本底抗性及适宜筛选压的确定 | 第37-39页 |
2.4 愈伤组织的分化 | 第39-41页 |
2.5 组织培养苗的生根和移栽 | 第41页 |
2.6 基因枪转化系统的优化 | 第41-47页 |
2.6.1 基因枪轰击物理参数的优化 | 第42页 |
2.6.2 轰击次数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2.6.3 金粉和DNA用量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2-47页 |
2.6.4 渗透调节剂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2.7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其PCR检测 | 第47-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图版说明 | 第53-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