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一) 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7页
 (二) 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第7-8页
二、 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基础第8-14页
 (一) 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创造学基础第8-11页
  1. 创新和创新教育的界说第8-9页
  2. 创新和创造的关系第9-10页
  3. 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第10页
  4.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第10-11页
 (二) 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身心发展基础第11-13页
  1.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第11-12页
  2. 全脑模型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和要求第12-13页
 (三) 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人才学基础第13-14页
  1. 现代人才观与创新教育第13-14页
  2. 人才的特点与创新教育第14页
三、 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渠道第14-35页
 (一)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第14-24页
  1. 教学方法的创新第15-18页
  2. 教学内容的创新第18-19页
  3. 思想方法的创新第19-22页
  4. 教学手段的创新第22-24页
 (二) 拓展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第24-27页
  1. 拓展教学与学习内容第24-25页
  2. 学生自制数学教具,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验能力第25页
  3. 开展课外阅读并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能力第25-26页
  4. 开设数学竞赛讲座,拓展学生视野第26-27页
  5. 编辑数学小报第27页
 (三)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第27-32页
  1.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第27-28页
  2.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第28-30页
  3. 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第30页
  4.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形式第30-32页
 (四) 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第32-33页
  1. 评价目的的激励性第32页
  2.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第32-33页
  3. 评价标准的科学化第33页
 (五) 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和保证第33-35页
  1. 高度的敬业精神第33-34页
  2. 综合的系统知识结构第34页
  3. 较强的创新能力第34-35页
  4. 认同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性第35页
  5. 在创新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第35页
四、 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第35-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1第40-41页
附录2第41-42页
附录3第42-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管性痴呆瘀阻脑络证候机理及丹龙醒脑片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的调控及其诱导肿瘤靶向自杀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