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通过维管组织特异性表达T4溶菌酶基因提高水稻白叶枯病抗性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本文缩写词表第9-10页
第一部分 实验部分第10-38页
 一 前言第10页
 二 材料及方法第10-22页
  1 材料第10-11页
  2 培养基第11-12页
  3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第12-13页
  4 质粒DNA的制备第13-15页
  5 基因枪方法转化水稻第15-16页
  6 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水稻第16-17页
  7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和植株再生第17-18页
  8 水稻总DNA的提取第18-19页
  9 转化植株的PCR分析第19-20页
  10 转基因植物的Southern分析第20-22页
  11 水稻白叶枯病接菌实验第22页
 三 结果第22-30页
  1 gdcsP:lys嵌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2-23页
  2 转化gdcsP:lys嵌合基因植株的获得第23-26页
  3 转化gdcsP:lys嵌合基因植株的PCR分析第26页
  4 转化gdcsP:lys嵌合基因植株的Southern分析第26-27页
  5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第27-30页
 四 讨论第30-32页
  1 gdcsP表达模式与生物安全性第30-31页
  2 特异性表达T4溶菌酶基因可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第31-32页
 五 总结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8页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水稻抗白叶枯病研究进展第38-57页
 一 引言第38-39页
 二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第39-40页
 三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第40-47页
  1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第43-44页
  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44-47页
 四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工程育种第47-50页
  1 白叶枯病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47-48页
  2 导入水稻来源的白叶枯抗性基因第48-49页
  3 导入异源抗病基因第49-50页
 五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研究
下一篇:H.320会议电视加密系统的研究及其测试终端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