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注塑模CAD技术发展概况 | 第6-7页 |
1.2 专用注塑模CAD系统发展概况 | 第7-8页 |
1.3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8-9页 |
1.4 系统支撑平台Unigraphics软件 | 第9-10页 |
1.5 论文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注塑模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11-20页 |
2.1 概述 | 第11-12页 |
2.2 注塑模设计前应考虑的问题 | 第12-13页 |
2.3 注塑模的分类 | 第13-15页 |
2.4 注塑模的设计程序 | 第15-20页 |
2.4.1 注塑模的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2.4.2 注塑模结构详细设计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实现 | 第20-36页 |
3.1 系统功能模型 | 第20-22页 |
3.1.1 IDEFO方法 | 第20-21页 |
3.1.2 系统功能模型 | 第21-22页 |
3.2 系统装配模型 | 第22-24页 |
3.2.1 装配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3.2.2 KIMDS系统的装配模型 | 第22-24页 |
3.3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4-27页 |
3.3.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4-25页 |
3.3.2 系统的模块划分 | 第25-27页 |
3.4 系统的数据流程 | 第27-31页 |
3.4.1 系统的数据结构定义 | 第27-30页 |
3.4.2 系统的数据流程 | 第30-31页 |
3.5 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 | 第31-36页 |
3.5.1 充填设计 | 第31-32页 |
3.5.2 分型设计 | 第32-33页 |
3.5.3 成型零部件设计 | 第33页 |
3.5.4 模架 | 第33-35页 |
3.5.5 装配设计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系统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原理 | 第36-43页 |
4.1 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思想提出的背景 | 第36-37页 |
4.2 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思想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4.3 KIMDS系统中快速可换型芯设计功能的实现 | 第38-42页 |
4.3.1 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的分类 | 第38页 |
4.3.2 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模架库的建立 | 第38-39页 |
4.3.3 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功能的实现 | 第39-41页 |
4.3.4 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模块的数据流程 | 第41-42页 |
4.4 推广应用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方法的意义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系统界面设计 | 第43-51页 |
5.1 系统开发工具综述 | 第43-47页 |
5.1.1 UG/Open API | 第44-45页 |
5.1.2 UG/Open Menuscript | 第45-46页 |
5.1.3 UI Styler | 第46-47页 |
5.2 KIMDS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47-51页 |
第六章 采用KIMDS系统进行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实例 | 第51-56页 |
6.1 90°弯头零件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 | 第51-54页 |
6.1.1 注塑件分析 | 第51-52页 |
6.1.2 采用KIMDS系统进行快速可换芯注塑模设计 | 第52-54页 |
6.2 135°弯头零件快速可换型芯注塑模设计 | 第54-5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6-59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7.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