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 第8-15页 |
(一)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概念 | 第8-10页 |
(二) 内生性、外生性货币供给机制的特点 | 第10-12页 |
(三) 对传统货币内生论和外生论的修正 | 第12-15页 |
二、 通货紧缩的界定、分类及其成因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 第15-21页 |
(一) 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 | 第16-17页 |
(二) 通货紧缩的界定及其分类 | 第17-19页 |
(三) 通货紧缩成因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 第19-21页 |
三、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阶段性特征 | 第21-25页 |
(一) 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民银行“大一统”货币供给机制的特征 | 第21-23页 |
(二) “计划——市场”转轨经济中的货币供给机制的特征 | 第23-25页 |
四、 我国通货紧缩的外生、内生原因分析及形成机制 | 第25-40页 |
(一) 一对哲学范畴——“原因和结果”的再思考以及对通货紧缩成因的再认识 | 第26-27页 |
(二) 经济模型的引入 | 第27-29页 |
(三) 关于我国通货紧缩的判断依据 | 第29-30页 |
(四) 通货紧缩的外生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五) 通货紧缩的内生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五、 从外生性金融机构变革到通货紧缩的治理 | 第40-45页 |
(一) “大一统”银行体制向完善的二级银行体制的转轨 | 第40-41页 |
(二) 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搭配使用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