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短波自适应数传/话音兼容通信网的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 | 第12-26页 |
·短波通信原理概述 | 第12-18页 |
·短波通信原理 | 第13-15页 |
·影响短波通信的主要因素 | 第15-18页 |
·自适应短波通信技术 | 第18-23页 |
·自适应短波通信的基本要求 | 第18-22页 |
·自适应短波通信设备的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计算机控制的自适应短波数传/话音通信网 | 第23-26页 |
·自适应电台的话音通信功能 | 第23-24页 |
·自适应短波数传/话音通信网的实现目标 | 第24-26页 |
第2章 短波通信网的系统构成和软件结构 | 第26-34页 |
·系统构成 | 第27-29页 |
·系统功能分布 | 第29-31页 |
·上位机控制功能 | 第29页 |
·下位机控制功能 | 第29-30页 |
·外站控制功能 | 第30-31页 |
·控制台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31-34页 |
·底层串行通信管理模块 | 第32-33页 |
·内核消息处理机制 | 第33-34页 |
第3章 短波通信网话音通信功能的实现 | 第34-44页 |
·术语定义 | 第34页 |
·话音通信子网的构成 | 第34-36页 |
·话音通信子网的工作方式 | 第35页 |
·话音通信子网的通信模式 | 第35-36页 |
·话音通信子网的功能 | 第36-37页 |
·话音建链功能的实现 | 第37-41页 |
·话音ALE建链 | 第37-38页 |
·话音建链成功的判断 | 第38-39页 |
·外站主动呼叫时的信道保护 | 第39页 |
·三种通信模式的实现 | 第39-41页 |
·话音拆链功能的实现 | 第41-44页 |
·拆除话音通信链路的步骤 | 第41-42页 |
·拆除话音通信链路的方式 | 第42-44页 |
第4章 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 第44-56页 |
·术语定义 | 第44-45页 |
·提高数传效率 | 第45-49页 |
·“抖动”现象对数传效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解决“抖动”的策略 | 第47-48页 |
·解决“抖动”后的数传效率分析 | 第48-49页 |
·提高下行信道的可靠性 | 第49-53页 |
·“握手”机制 | 第51-52页 |
·“强制”空闲命令与“强制拆链”命令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 第53-56页 |
·设备故障的自动检测功能 | 第54-55页 |
·设备故障的自动恢复功能 | 第55页 |
·设备故障影响最小化 | 第55-56页 |
第5章 系统的运行调试及性能分析 | 第56-66页 |
·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情况 | 第56-57页 |
·系统的调试方法 | 第56-57页 |
·系统实际运行概况 | 第57页 |
·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57-66页 |
·进行性能分析的两个参数 | 第57-61页 |
·系统性能的改善情况 | 第61-66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