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关于“酷刑”的概念 | 第12-17页 |
(一) “酷刑”概念的比较 | 第12-14页 |
(二) 国际法和国际刑法中关于酷刑罪概念的规定 | 第14-17页 |
二、酷刑罪的构成要件 | 第17-24页 |
(一) 酷刑罪的主体 | 第17-19页 |
(二) 酷刑罪侵害的客体和对象 | 第19-20页 |
(三) 酷刑罪的客观方面 | 第20-23页 |
(四) 酷刑罪的主观方面 | 第23-24页 |
三、国际区域性反酷刑运动的发展 | 第24-28页 |
(一) 典型国家关于酷刑立法的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二) 各大洲的发展状况 | 第25-28页 |
四、中国的反酷刑状况 | 第28-42页 |
(一) 中国酷刑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8-35页 |
1. 历史原因 | 第28-29页 |
2. 现实原因 | 第29-35页 |
(二) 当代中国酷刑的主要表现形式及严峻性 | 第35-38页 |
1. 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刑讯逼供与暴力取证行为 | 第36-37页 |
2. 治安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酷刑行为 | 第37页 |
3. 监狱及其他监管机构中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的行为 | 第37-38页 |
4. 国家工作人员的其他酷刑行为 | 第38页 |
(三) 当前中国关于反酷刑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第38-42页 |
五、关于我国反酷刑立法及执行的完善建议 | 第42-49页 |
(一) 在我国刑法典中设立酷刑罪 | 第42-43页 |
(二) 制度构建和程序完善 | 第43-46页 |
1. 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及沉默权制度的建立 | 第43-44页 |
2. 制定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 | 第44-45页 |
3. 完善律师权利,加强律师对司法权的监督 | 第45-46页 |
(三) 加大对酷刑的惩治力度,加强与完善对酷刑受害者的救济 | 第46-47页 |
(四) 加强和健全监督体制,加强司法、执法队伍的管理,提高司法、执法人员的素质 | 第47-48页 |
(五) 履行国际义务,加强与国际反酷刑的接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