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盗窃存折并伙同郑某取款案案例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研究重点及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 基本案情、处理意见及其争议焦点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基本案情介绍 | 第11页 |
第二节 处理意见分歧 | 第11-13页 |
一、对郑某行为处理意见 | 第11-12页 |
二、对王某行为处理意见 | 第12-13页 |
第三节 不同处理意见争议焦点分析 | 第13-16页 |
一、捡拾他人存折是否即持有该存折上的钱款 | 第13-14页 |
二、捡拾他人存折并冒取的行为定性 | 第14页 |
三、盗窃存折与冒名取款行为间的关系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郑某行为所涉法律问题探究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本案“存折”的定性分析 | 第16-17页 |
一、“存折”基本问题探析 | 第16页 |
二、关于“凭折取款”的分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诈骗罪相关理论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一、诈骗罪的客观构造 | 第17-18页 |
二、三角诈骗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三角诈骗与盗窃间接正犯的区分 | 第20-24页 |
一、区分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二、区分的标准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王某行为所涉法律问题探究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吸收犯理论的基础性问题 | 第24-25页 |
一、吸收犯的行为单复数与罪数 | 第24页 |
二、吸收犯的概念与本质特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吸收犯与其他罪数形态 | 第25-28页 |
一、吸收犯与事后不可罚理论 | 第25-26页 |
二、吸收犯与牵连犯的关系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对本案的法律评析与定性 | 第28-31页 |
第一节 对郑某行为的定性——诈骗罪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对王某行为的定性——盗窃罪 | 第29页 |
第三节 王某、郑某共同犯罪分析 | 第29-30页 |
一、王某与郑某不构成盗窃的共同犯罪 | 第29页 |
二、王某与郑某在诈骗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 第29-30页 |
第四节 王某、郑某犯罪数额认定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