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形象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 第11-18页 |
第一节 人道主义思想流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 第12-18页 |
一 内涵与特性 | 第12-14页 |
二 成因 | 第14-18页 |
1、时代烙印和个人经历 | 第14-15页 |
2、历史上的道德观、审美观 | 第15-16页 |
3、基督教精神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小圣母”形象 | 第18-27页 |
第一节“小圣母”形象--人性完美者:天堂 | 第18-21页 |
一 “小圣母”的主色调 | 第18-19页 |
二 “小圣母”的缤纷色彩 | 第19-21页 |
第二节“小圣母”形象之成因 | 第21-27页 |
一 作者本人的经历 | 第22-24页 |
1、童年经历 | 第22页 |
2、情感经历 | 第22-24页 |
二 道德谨严的时代 | 第24页 |
三 普遍的人类共识 | 第24-25页 |
四 基督教精神的濡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悔过者”形象和“恶人”形象 | 第27-35页 |
第一节“悔过者”形象--人性复苏者:炼狱 | 第27-28页 |
第二节“恶人”形象--人性缺失者:地狱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原因 | 第31-35页 |
一 得救模式的影响 | 第31页 |
二 道德净化目的 | 第31-32页 |
三 社会教化作用 | 第32-35页 |
第四章 现实意义和后世影响评价 | 第35-40页 |
第一节 现实意义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后世影响评价 | 第36-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