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慈化”—伦理学视角下的信息战思考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信息战与“慈化”两个概念分析 | 第13-22页 |
·现存的一些信息战概念及反思 | 第13-14页 |
·几个疑问与解答 | 第14-16页 |
·信息战的历史考证及特点 | 第16-19页 |
·“慈化”的界定、表现及评价标准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科学技术影响下信息战逐渐“慈化”的原因 | 第22-34页 |
·“技术—战争”的作用使信息战逐渐“慈化” | 第22-26页 |
·沟通:信息技术有助于消除误会减少战争爆发几率 | 第23-24页 |
·流动:信息技术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第24-26页 |
·政治与经济机制的进化给予矛盾另种置换方式 | 第26-29页 |
·政治文明的进步可以更为有效的化解矛盾 | 第26-28页 |
·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消减战争的可能性 | 第28-29页 |
·善念与战争法—战争“慈化”的内外维度 | 第29-34页 |
·善念的传延与时代性的体现 | 第30-31页 |
·战争法的外部制约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有限性:多元目的下的集体选择 | 第34-39页 |
·军事目的与政治目的不同的结合方式 | 第35-37页 |
·“解除武装”内涵的演变 | 第35-36页 |
·政治胜利前提下的军事胜利 | 第36-37页 |
·经济目的的内涵嬗变 | 第37-39页 |
·“掠夺”向“重建”的转换 | 第37-38页 |
·建立在社会容忍底线上的利益获取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恰当性:作战手段的理性运用 | 第39-46页 |
·对人的尊重 | 第39-42页 |
·消灭敌人:精确杀伤与抵抗意志消除 | 第40-41页 |
·善待民众:减少战争的“误伤”与价值同化 | 第41-42页 |
·对物质附带损害的减小 | 第42-46页 |
·减少其它社会部门的战争附加成本 | 第42-44页 |
·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环境破坏的两面性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可控性:战争过程的逐渐“慈化” | 第46-49页 |
·信息战发起的多重考量 | 第46页 |
·信息战进程的可控性 | 第46-47页 |
·信息战善后方式的逐渐理智 | 第47-49页 |
第七章 信息战的评判 | 第49-55页 |
·“慈化”面目下不变的战争性质 | 第49-50页 |
·伦理学视角的意义及局限 | 第50-51页 |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规律影响了信息战的未来 | 第51-53页 |
·信息战未来发展阶段的预期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