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干热风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4页 |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2页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7-12页 |
·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8页 |
·分子标记的特点 | 第8-9页 |
·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9-12页 |
·遗传作图及 QTL 分析 | 第12-17页 |
·QTL 作图 | 第12页 |
·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12-14页 |
·QTL 作图方法 | 第14-16页 |
·定位 QTL 的数目及效应 | 第16页 |
·影响 QTL 定位精度的因素 | 第16-17页 |
·QTL 分析的软件及阈值 | 第17页 |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及耐热性遗传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小麦抗热性遗传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分子标记分析 | 第22-2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QTL 命名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44页 |
·SSR 标记在亲本间的多态性筛选 | 第27-32页 |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第32-36页 |
·抗干热风相关性状 QTL 分析 | 第36-44页 |
·株高 QTL 分析 | 第36-38页 |
·有效分蘖数 QTL 分析 | 第38-39页 |
·整齐度 QTL 分析 | 第39-40页 |
·芒 QTL 分析 | 第40页 |
·小穗数 QTL 分析 | 第40-41页 |
·籽粒颜色 QTL 分析 | 第41页 |
·饱满度 QTL 分析 | 第41-42页 |
·穗下节长 QTL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49页 |
·关于作图群体 | 第44页 |
·关于 SSR 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44-45页 |
·关于 QTL 定位分析 | 第45-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表 小麦抗干热风相关性状的表型值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