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一、导论 | 第9-30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居住形态的转变,是否推动人的城市化? | 第9-11页 |
|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 (三) 理论准备与既有研究 | 第16-22页 |
| (四)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由来与个案简介 | 第22-30页 |
| 二、从村落到集中居住区,空间秩序的重构 | 第30-40页 |
| (一) 村落与集中居住区不同的空间秩序 | 第30-37页 |
| (二) “分房分家”—空间重组与家庭关系 | 第37-40页 |
| 三、从村落到集中居住区,日常生活的转型 | 第40-48页 |
| (一) 日常生活 | 第40-44页 |
| (二) 地方与无地方感 | 第44-48页 |
| 四、从村落到集中居住区,观念世界的变迁 | 第48-60页 |
| (一) 房子观 | 第48-51页 |
| (二) 土地观 | 第51-54页 |
| (三) 道德世界的变化 | 第54-60页 |
| 五、结论与反思 | 第60-64页 |
| (一) 结论:居住形态的转变,为人的城市化提供了物质的外壳 | 第60-61页 |
| (二) 反思:要重视农民的参与 | 第61-64页 |
| 附录一: 受访者情况一览表 | 第64-65页 |
| 附录二: “农民集中居住区”意象与生活场景(图片资料) | 第65-67页 |
| 附录三: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对于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实践 | 第67-74页 |
| 附录四: 《嘉定区关于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 | 第74-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后记 | 第84页 |